近日,網傳熱飲杯蓋會在高溫的環節下釋放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董金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帶有“6”號標志的熱飲杯蓋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建議少用,引起一起嘩然與恐慌。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中國經濟網記者從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的阮光鋒專家處了解到,材質為聚苯乙烯的6號杯蓋,受高溫后會產生苯乙烯致癌論的結論尚未得到確認。看來熱飲不要用6號杯蓋或不帶蓋喝可謂無稽之談。
6號杯蓋遭詬病帶蓋熱飲還能喝?專家:無大礙
如果你是一個注意觀察的人,你會發現很多熱飲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符號,中間寫著不同的數字。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最常用的標號為6號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聚苯乙烯遇到高溫,或者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堿性物質,會分解出苯乙烯,具有刺激性,對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麻醉作用,而且還是可疑致癌物。
董金獅建議,市民平時喝熱飲的時候,盡量少用“PS”標識的杯蓋,特別是飲料溫度超過90度時,一定要拒絕使用。“如果是6號杯蓋,喝熱飲盡量不要帶杯蓋飲用,盡量減少化學物質的釋放。”
苯乙烯會致癌?阮光鋒專家表示,此結論尚未得到確認。他介紹,苯乙烯是我們常用的一種塑料。通常所用的聚苯乙烯成型品則是以聚苯乙烯樹脂為主要原料,經相應生產工藝加工制成。
聚苯乙烯的優點是輕質、高強度、成本低,目前,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包裝中,如:杯蓋、塑料水杯等。在塑料包裝制品中,都會有帶有數字的標記表示不同的塑料,其中,數字標志代碼“6”代表的是聚苯乙烯。如果你看到杯蓋上有一個數字“6”的標記,說明這個杯蓋就是聚苯乙烯材料制作成的。
阮光鋒專家在文中詳解到,在說到苯乙烯單體的致癌性時,很多人都會引用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對苯乙烯的癌癥等級評價,稱苯乙烯是2B類致癌物。
IRAC對致癌物的分1、2A、2B、3、4共5類,其中,其中,苯乙烯單體被列入2B類,可能導致人類患癌,但研究證據不充分。同屬2B類的還有我們熟悉的咖啡酸、咖啡和汽油,而我們更熟悉的酒精飲料則屬于已明確致癌的1類。
據悉,目前發現的苯乙烯致癌的研究,主要是使用大劑量苯乙烯飼養的老鼠。但這些實驗中,致癌的“大劑量”達到每千克體重幾十毫克,人類一般不可能到達這個攝入水平。而且,苯乙烯要導致其他方面的健康危害,比如神經、呼吸系統損傷,也需要很大的劑量。因此,目前的實驗和統計數據并不能明確得出苯乙烯致癌的結論。
另外,苯乙烯在一些食物中也天然存在,比如草莓、牛肉與辣椒等。在葡萄酒和奶酪的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量的苯乙烯。研究顯示,草莓中含量0.37-3.1ppb,一瓶啤酒中苯乙烯的含量可達10-200ppb。抽煙也會有苯乙烯,抽一根煙通常有20-48微克苯乙烯。雖然這種致癌性的危害機率不能這樣簡單相比,但一個杯蓋可能溶出的苯乙烯單體的量要低于喝一瓶啤酒、抽一根煙時攝入的苯乙烯。(本文參考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阮光鋒專家《熱飲杯蓋致癌嗎?》一文)
專家給消費者的建議:
在買到塑料包裝材料時,仔細閱讀使用說明,并遵守說明來使用。
除非包裝上有說明可以放在微波爐里加入,否則就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如果發現有破損或者變形,最好不要使用。
背景介紹:
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擁有國內營養學、食品安全、食品科學、法學及傳播學等領域的著名學者組成的專家咨詢組,并與國際食品信息中心(IFIC)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旨在搭建一個專家、企業和消費者與媒體之間交流溝通食品安全科學信息的平臺。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