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非典型性肺炎”鬧的沸沸揚揚,已經引起了居民的極度恐慌,廣東市場上的抗病毒商品如藥品類的板藍根、抗病毒沖劑、紅霉素等銷量驟增,部分商家大肆亂漲價;食醋、口罩等商品也被搶購。一些醫藥企業抓住機會大撈了一把,弄的盆缽圓滿。甚至股市也深受其影響,羊年開市以來,生物醫藥類上市公司股票大幅上漲,成為股市亮點。好多醫藥企業急忙調集貨源,抗病毒類藥品市場出現空前繁榮景象。我們姑且不去評論民眾搶購的現象,也不去追究事件引發的原因以及怎樣能得到有效控制,這些是政府部門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這次突發事件,檢討一下醫藥企業在這次事件中暴露出來的營銷方面的不足,然后思考如何去改進,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居民搶購造成的藥價上揚只是暫時的現象,通過政府部門的干預和眾多醫藥企業的加入,很快會得到平息。一切都是瞬間,一切都會過去。在此想提醒商家,抗病毒類藥品搶購難持久,盲目跟風炒作風險很大。只有在此次事件中找到醫藥企業的營銷方面的不足,并從中吸取教訓才是永恒的利益。
我們分別從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和消費者兩個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
一、從企業的角度看,醫藥企業在此次事件中暴露的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
(1)企業應變能力不夠。對突發事件造成的機會不能很好地把握,如果抓住新聞話題,配合媒體運做能以很少的代價取得巨大的回報。很多醫藥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看到了巨大的商機,都感到手足無措,不知道怎么利用更合理、更有效。比如:在這個過程中有些醫藥生產企業備有充足的貨源,但不能及時運輸到廣東前線,囤積了大量的貨源,不能及時找到銷售的渠道,不能主動出擊,大多在等經銷商上門求購。企業缺乏足夠的應變突發事件的能力。
(2)企業對消費者使用時機研究不夠。沒有經過市場調查和深入研究市場需求和消費者使用習慣。南方的春季和北方的秋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好多醫藥企業還是按照國家統配調撥的方式生產醫藥用品。不能深入市場進行調查,了解消費者的市場需求和消費習慣。導致有些企業具有生產能力,但對市場需求沒有足夠的認識,一旦有了巨大的需求之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這點在國內的中小醫藥企業尤其突出。
(3)某些醫藥企業的物流系統、信息流系統不夠完善,導致企業錯失商機。隨著醫藥改革的不斷深入,醫藥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現代企業競爭的結果使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都進入一個微利的時代。產品的成本和利潤也變的非常透明,醫藥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醫藥生產廠家呼喚完善的產品分銷體系。醫藥企業的物流問題也在這次事件中暴露出來,改變醫藥企業的物流現狀、構建醫藥現代物流體系是醫藥行業提升競爭力的迫切需求。好多不在廣東當地的醫藥企業,在非典型性肺炎,被媒體炒的滿城風雨的時候在注意到機會的來臨,市場前沿人員意識不夠,不能將信息迅速反饋給企業的決策或策劃部門,信息流不暢也導致了企業失去了創造利益的大好時機。機會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一個能夠迅速強大的企業不是某一方面突出就可以勝出,要在各個方面都逐步完善的前提下,提高綜合競爭的能力,企業才能發展強盛起來。
(4)醫藥企業對高發性、傳染性、季節性使用藥品重視程度不夠。比如,板藍根技術含量不高,大多數企業都能生產加工,在一個地區市場上的板藍根品牌不下幾十種,但沒有主導品牌。針對高發性、傳染性、季節性疾病的藥品品種也不少,同樣缺乏主導品牌。這類藥品往往需求量很高,很少有企業能夠抓住一點把市場做深、做透占據領導品牌的地位,如果能充分利用品牌的價值,那么它的市場潛力就會變的更為巨大。
二、從消費者的角度看
市場營銷和營銷傳播正在發生的變化——從60年代傳統的4Ps營銷方法轉變到二十一世紀嶄新的、交互式的市場的營銷方法。而消費者就是整合營銷傳播的中心,誰掌握了消費者,誰就占有了市場。
經過讓人們誠惶誠恐的“非典型性肺炎”的洗禮,人們消費觀念也發生著悄悄的變化,你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就會察覺。經過這次事件,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認識加強。特別是經過政府和專家的呼吁:“目前廣東省正處于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發季節,專家提醒市民做好預防保護措施避免感染疾病。一是保持生活、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二是可用食用酸醋熏蒸消毒空氣;三是勤洗手;四是凡與病人接觸者需戴口罩,注意手的清潔和消毒;五是根據天氣變化,注意防寒保暖,多參加鍛煉,增強自身抵抗疾病能力,防止疾病的發生。如出現上述類似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上專家的提醒,使提高免疫力的觀念在人們心中,特別是在廣州人民的心中得到空前的重視。即使是在完全恢復正常時候,人們也不會忘記由于病毒造成的恐慌,會更加注重平時的保健。
調節免疫、抗疲勞類的醫藥保健品消費量在今后會逐漸增加。廣大居民經過這次事件的驚嚇會比平時更加注重保養,保健觀念深入人心,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調節免疫類醫藥保健產品如果善于引導消費者,會出現新的契機。關鍵在于企業要抓住時機,合理借助本次事件的影響巧妙宣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屬,醫藥企業如果能從這次事件中充分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才是一勞永逸的制勝辦法。若能充分抓住機遇,能讓你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