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已有350多家公司專門從事釋藥系統的研發,藥物制劑的給藥途徑、口感、療效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重視,也成為制劑創新的方向。這說明,在全球新藥研發速度放緩、研發成本上升的前提下,通過劑型創新提高生物利用度、藥品療效和安全性已經成為潮流。
據統計,到2012年我國有藥品生產企業7000多家,已經批準上市的藥品文號有十幾萬萬余項,不論是產能規模還是品種數量、原料藥,都積累了雄厚的基礎。但是,制劑藥品卻一直進入不了國際高端市場,只能徘徊在市場底層,原因何在?
“中國制劑產品不被國際市場認可不是藥品制造規模、質量的問題,而是輔料、劑型和產品設計理念非常落后。專家一語中的。
與國外相比,中國的制劑藥品創新劑型太少,低水平重復太多,這些藥品如何能被國際市場認可呢?此外,國產制劑還有一些值得企業深思的問題:一些國產仿制藥與進口原研藥相比臨床療效有差距;不同廠家生產的同一品種,甚至同一廠家生產的不同批號的產品,病人服用后療效竟然不同。
專家認為國內部分制藥企業在對藥品質量的理解上存在誤區。比如,經常可以看到某些企業在宣傳藥品質量時說內控標準高于《國家藥典》標準,依據是提高了檢驗標準,高于國家藥典規定的標準。
可是我們衡量一個藥品的主要指標是有效性,而不是有效成分的含量,如果要以提高檢驗指標作為數據,前提是要做溶出度、生物等效性等驗證,如果沒有這些實驗,檢驗標準再提高又有什么意義?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同一類制劑療效相差懸殊。
目前,中國制藥行業由于參比制劑目錄尚未擬定,參比制劑選取的比較混亂。體外溶出度的比較,通常也只比較一種溶出介質,比較四種介質的研發企業幾乎沒有。另外,有些國內企業單純考慮溶出度試驗,認為是孤立存在的,試驗條件的確定原則是“溶出度跟著制劑走”,認為“片子壓好了,一定能找到一個溶出條件把主成分溶出來”,而不是“制劑跟著溶出度走”,即“為能符合一個嚴格的溶出度試驗條件,深入地研究制劑工藝”。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