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基因編輯嬰兒的新聞一經傳出,就引來了許多科學家們的評論。作為CRISPR技術的兩位先驅,張鋒教授和Jennifer Doudna教授也在第一時間發聲。在今天的這篇文章里,我們來聽聽兩位專家的點評。
|
本文轉載自“學術經緯”。
張鋒教授:
盡管我承認HIV是一個全球性的威脅,但在目前這一階段,用編輯胚胎敲除CCR5,依然是風險大于潛在收益,更不用說敲除CCR5可能讓人更容易受西尼羅河病毒的感染。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為了防止HIV從父母傳輸到未出生的嬰兒,我們已經有了常用的高效方法。
這項研究的意圖是將經過修改的胚胎植入體內。考慮到目前這一技術所處的階段,我認為應該暫停這一嘗試,直到我們充分考慮了安全性上的需求。
我不僅認為這項研究充滿風險,還為這項試驗缺乏透明而感到深深的擔憂。無論是基因編輯還是其他什么技術,任何醫學進展都需要謹慎和詳盡的測試,需要與患者、醫生、科學家、以及其他群體進行公開的討論,需要以公平的方式實施。針對那些弱勢群體的醫學進展則尤其應當如此。
2015年,國際性的研究社區指出,如果缺乏“對于恰當性的廣泛社會共識”,任何對于生殖系的編輯都是不負責任的(這是2015年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上的共識宣言)。
我期望即將到來的峰會能成為深度對話的論壇,并就全球社會能如何從基因編輯中得到最佳收益而提供指南。
Jennifer Doudna教授:
目前的全球共識是CRISPR-Cas9不應在當下用于人類生殖系的編輯。負責這項工作的研究人員需要切實解釋為何打破這一共識。對于公眾則有以下幾點需要考慮:
這項臨床結果還沒有發表在任何同行評議的科學文獻上
因為這些數據還沒有得到同行評議,基因編輯的忠實性還無法評估
迄今為止對于這項工作的描述強調了這樣一個緊迫的需求:我們應該將人類胚胎的基因編輯限定于有明確醫療需求,且沒有其他醫療手段可行的案例。這正是美國科學院的推薦
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希望這一新聞不要損害到目前使用CRISPR技術的重要臨床試驗,它們能治療成人和兒童。關于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公開透明討論也應當繼續,接下來三天在香港舉辦的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就將做這樣的探討。
注:學者照片均來自所屬科研院所
參考資料:
[1] CRISPR inventor Feng Zhang calls for moratorium on gene-edited babies,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8, from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612465/crispr-inventor-feng-zhang-calls-for-moratorium-on-baby-making/
[2] Update: CRISPR co-inventor responds to claim of first genetically edited babies, Retrieved November 26, 2018, from https://news.berkeley.edu/2018/11/26/doudna-responds-to-claim-of-first-crispr-edited-babies/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