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杉磯城區被籠罩在霧霾中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家們一點一滴地積累起關于空氣污染如何威脅人類健康的新認識。他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肺部疾病,包括癌癥上面。這無可厚非:就在上個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宣布空氣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險的環境致癌物質之一。
然而,心血管疾病遠比癌癥要常見得多。不幸的是,目前已經有大堆的證據表明,空氣污染在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疾病中也發揮了一定作用,這頗令人吃驚。新的研究顯示,空氣污染不僅可加重心血管疾病——實際上,它們還可能是這些疾病的病因。
“早在約 20 年前,我們就已經注意到,心肌梗死和腦卒中風險的升高與空氣污染水平的增加相關,”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流行病學教授薩拉·阿達爾(Sara Adar)說。而最近的數據顯示,“空氣污染的影響絕不僅限于加重病情。”
阿達爾博士等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籠罩在諸多社區之上的霧霾中漂浮的細顆粒物。這些顆粒物的大小不超過2.5微米,小到只有人類頭發絲直徑的1/30。一系列的研究發現,它們的侵襲可深入肺部,并可嵌入組織之中,引起級聯的炎癥效應。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炎癥也會蔓延到循環系統,改變血管的功能。
作為公認的健康危害,空氣污染已經受到法規的控制,但研究人員直到最近才逐漸開始認識到顆粒物帶來的威脅。1989年,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C·阿登·波普三世(C. Arden Pope III)發表了一篇關于鋼廠臨時關閉的文章,指出在鋼廠排放量與住院之間呈線性相關。經過對這些疾病追根溯源,他的目光集中在空氣中的微粒物上。
起初,波普博士著重研究了空氣污染對肺部的影響,但這些年來心血管疾病的日益增加不斷引起他的注意。“到了2002年,我終于不再繼續認為這只是在研究設計中出現的異常,”在接受采訪時,他回憶道。最后,他終于識別出罪魁禍首原來是細顆粒物——比他之前在鋼廠研究中追蹤到的顆粒物要小得多。“你越深入地挖掘數據,就越能清楚地看到它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波普博士說。
阿達爾博士和她的同事們也一直在跟蹤微觀層面的損害。該研究名為動脈粥樣硬化和空氣污染多種族研究(MESA Air),主要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和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資助,目前已對六個州的超過5000名參與者進行了十年以上的隨訪。
參與該項目的研究人員就與空氣污染中漂浮的細顆粒物相關的風險提供了日益精準的見解。例如,阿達爾博士和她的同事們證明,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之后,污染物暴露的增加與血管狹窄和動脈壁的穩步增厚直接相關。
他們的最新研究發表于今年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雜志上。該研究描述了一個近線性關系:隨著空氣污染水平的下降,血管壁的增厚也有所減緩。當對空氣污染物的接觸增多時,血管損傷的指征也隨之增加。
MESA Air研究也強調,汽車尾氣可能非常有害。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研究人員已發現,在范圍廣泛的各種人群(從車輛駕駛員到交通擁擠的道路上的騎自行車者)中,交通污染與心率變異性之間均存在關聯。今年在《環境衛生》(Environmental Health)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有證據表明,在墨西哥城年齡在22至56歲的駕駛員中,心率存在“急性改變“。最近的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渥太華的騎自行車者在回到家后,心臟節律的變化仍可持續數小時,且這與勞累無關。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存在某種特殊的交通相關污染物,”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位于美國西雅圖)的流行病學家喬爾·D·考夫曼(Joel D. Kaufman)博士說。
人們通常認為,汽車尾氣中含有很高比例的超細顆粒物,它們體積極小,可以侵入體內更深的位置。研究人員指出,也有證據表明,這些顆粒的形狀賦予了它們非常大的表面積,從而使其他污染物很容易粘附其上。因此,它們實際上成為了污染空氣中有毒化合物的收集器。
“這些證據足以說明細顆粒物的危害,”明尼蘇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University of Minnesot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心臟病專家和流行病學家、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兩份關于空氣污染的科學報告的共同作者羅素·V·魯普科爾(Russell V. Luepker)博士說。
但是,他補充道,健康方面的選擇——如不良飲食、吸煙和缺乏運動——以及高血壓等疾病帶來的風險依然更大。“即使我們擺脫了空氣污染,心臟病也不會因此消失,”魯普科爾博士說。
在研究空氣污染物的健康影響的同時,研究人員們也開始探索如何令他們的研究結果為人們提供更大的保護。阿達爾博士和她的同事們正積極尋找更好的方式,以識別和控制最危險的汽車尾氣排放,而其他的科學家則在琢磨從改進空氣凈化器到設置可吸收顆粒物的屏障等等各種途徑。然而,環境監管仍然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之一。
在美國,數十年來空氣清潔法規已經拯救了無數的生命。今年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項研究估計,自1990年以來,美國與空氣污染有關的死亡和殘疾(包括心血管疾病)減少了35%。
“在過去的20到30年中,致力于減少空氣污染的公共政策是我們最有效的醫療干預之一,”波普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