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記得“使用它,否則將失去它”,一項來自達拉斯州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表明,對保持大腦靈活性來說,這句話也是真理。
沒有人希望看到隨著自己年齡增加,大腦逐漸變得遲鈍,但是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不斷挑戰自己學習新的技能能夠給逐漸老化的大腦帶來顯著的好處。
年齡統計局預測,截止2030年,美國將會有7210萬人年齡達到65到70歲,即總人口的19%。這項新的研究告訴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日常活動是如何對認知活性起到好處的。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行為和大腦科學部門的Denise Park博士,同時也是這項研究的帶頭人,他說:“在社會中,我們需要學會如何保持大腦健康,正如我們需要知道如何通過飲食和鍛煉保持心血管健康一樣。”
無規律的活動
關于這個發表在《心理科學》雜志上的研究,Park教授以及她的同事對221個年齡在60到90歲的老人進行了三個月的研究。
研究者將參與者隨機安排參加一項活動,并讓他們每周參與其中15個小時。
一些參與者被要求學習一項新的技能,例如數碼照相或縫紉。這些活動要求積極地參與,并發掘潛能直到能夠用其工作和形成長期的記憶,其它的一些高度認知性活動也一樣。
其他受試者被要求參加一些能使他們感到放松和舒適的熟悉的消遣活動。他們可以聽一些古典音樂和完成一些文字游戲,包括填字游戲。
當然也不會忽視社交的重要性,研究者還安排了第三個受試者小組,讓他們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如實地考察和短途旅行。
有趣的是,參與學習新技能的受試者最終顯得對新體驗更加開放。
Park解釋:“我們的受試者要從根本上同意我們的這種隨機的安排,讓其進行為期3個月的不同生活體驗,這樣我們才能夠比較不同的社交和學習環境是如何影響他們的大腦的。”
“人們建立新的關系并且學習新技能—我們希望這是能夠持續的賜予,并且即使在他們結束這個學習后仍然能能夠從中獲得激勵。”
貌似命運的確會給勇者帶來好處,正如這些大腦接受更多挑戰的受試者在記憶上表現出最大的進步一樣。
盡管這是哪個學習小組不停地接受更多的任務和技能,只有那個“面對持續和長期腦力挑戰”的小組得到了提高。
Park繼續解釋:“好像僅僅走出家門做一些熟悉的事兒還不夠—走出家門做一些我們不熟悉的,能夠讓我們的大腦接受挑戰的事兒非常重要,這將為我們帶來大腦和社交的刺激。
Park和她的同時打算繼續對這項研究進行1到5年的后續研究,以檢驗這種效果是否會長期持續。
《醫藥今日新聞》在本月早期報導,大腦訓練能夠提高記憶力,這個與Park的發現密切相關,即,完成腦力需求較小的活動(如文字游戲),可能對認知提高起不到什么作用。
正如Park所說的非常詩意的一句話:“當你處于你的舒適區域時,你可能正處在提高區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