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有藥企人士對國家基藥目錄內可能陷入低價競爭的藥品充滿擔憂,“此類產品生產企業眾多,價格競爭激烈,通過第一輪招標,中標價有時已低于或接近企業生產成本價格,中標企業因成本上漲無法保證基藥的正常供應,造成中標基藥產品供應短缺。”
記者從一份針對我國部分短缺基本藥物生產情況的調研中了解到,目前出現供應不足的35種基藥中,以價格低廉者及罕見病治療藥居多,市場需求量小和價格偏低是這類藥品未得以生產的主要原因。目前,多個省份已公布廉(低)價藥品目錄,以解決這類藥品的短缺問題。
棄藥保本隱憂
根據多個省份已公布的廉(低)價藥品目錄遴選原則,廉(低)價藥主要具備如下幾個特征:療效確切,替代性強;臨床常用,適合醫療機構使用的常用劑型;招標價格相對穩定;最小劑量單位價格低,日平均治療費用低。其中,以藥品日均治療費或最小劑量單位價格作為衡量藥品價格高低的做法,并未得到業內的一致認同。“以單次用藥成本,而非采用與療效直接掛鉤的指標參數來評判價格高低,很難具有說服力。”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舉例說,一個日均藥費3元的藥與一個日均藥費5元的藥相比,分別使用10天和2天治好病,顯然單價低者不等于治療總成本就低。
盡管業內對廉(低)價藥的提法尚存爭議,但藥品短缺與利潤空間過低甚至虧本不無關系。近年被曝光的短缺藥品名單中,環磷酰胺、魚精蛋白、他巴唑、人凝血因子Ⅷ、西地蘭等藥品的最高零售價幾十年未變,有些廠家為求不賠本銷售,甚至撤銷了藥品的文號。
對于藥品短缺的原因,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院長邵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藥品本身的價格、利潤空間太低,另一種情形是藥品用量太小或用量不確定的特殊用藥。”
“對前者,通過價格調整,激勵生產積極性,我覺得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對于后者,有可能通過定點生產和定點儲備得以解決。”邵蓉特別指出,除上述兩種情況外,原料來源稀缺或原料生產廠家處于壟斷地位,也有可能導致原料的采購供應出問題,這與價格的關系不是很密切。
“從生產的角度看,理應不存在‘短缺’一說,但市場上有些藥確實消失了,這只能說明廠家不愿意生產,而不能說生產不出來。”于明德認為,基藥的短缺基本上是中標價過低造成,其他個別藥品的短缺則是因為市場上人工、原料等要素漲價,但藥品的出廠價與最高零售價多年未變,以致生產積極性不高。
于明德還指出,藥品短缺與其用量小沒有必然關系,“不是用量小就會短缺,只要定價合理,短缺可以避免。”
價格博弈待解
針對藥品短缺問題,多地正積極探索應對措施,如北京市在基本藥物集中招標采購中設立《短缺藥品目錄》和《低價藥品目錄》,納入基層臨床必需但供應緊張的藥物,并向全國藥廠敞開大門,保證供應;對基層必需但用量小的特殊用藥、急救藥品,以及臨床常用且價格低廉(日平均使用費用3元以下)的基本藥物,河南省則采取邀請招標或詢價采購的方式采購,同時對少數基層必需但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基本藥物,采取招標定點生產等方式確保供應。
在這些措施中,以江蘇對廉價藥品實行統一銷售價格的做法最引人注目。據悉,去年底江蘇省制定了首批《廉價藥品目錄》,目錄內藥品由省物價局分環節制定統一銷售價格,在全省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執行,并且藥品目錄和價格都將實行動態化管理。至今,江蘇已公布35種藥品的統一銷售價格,預計年內還將對余下的15種廉價藥品進行統一定價。
據介紹,分環節統一定價,有利于保證廉價藥品生產、批發、零售三個環節的合理收益,維護藥品生產企業的積極性,保證藥品質量與正常供應,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此類價格調整措施只是“對癥”,而非“對因”。
“行政干預下的市場競爭很難避免壟斷,個別省份新增的基藥獨家品種和中藥品種,價格甚至高于以往的最高零售價,這需要政府在制度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嚴格監管,公平、公正、陽光,才有助于從根本上解決廉價藥的生產和使用問題。”該業內人士指出,基藥招標實施以來,“雙信封”制和唯低價中標政策對基藥價格的調控起到關鍵作用,基藥產品普遍大幅降價,甚至有企業為爭得市場占有機會,不惜低于成本價投標。
有不愿具名的藥企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應該堅決取消最低價中標,改變第一輪基藥招標中“唯低價是取”的規則。“一方面增加質量分的權重,將是否通過新版GMP認證作為否決項,同品種企業中有通過新版GMP認證的只允許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進入商務標,鼓勵企業加快新版GMP認證進度;另一方面,對多家生產的廉價藥品取消商務標,只招技術標,按照技術標得分高低取中標企業。此外,還應加大獨家基藥產品的降價力度,獨家產品因缺乏競爭,價格始終維持在高位狀態。”該人士建議說。
“藥價不該虛高,這是肯定的;反之,把藥價壓到成本線以下,導致無人生產的局面,同樣不合理。”于明德如是指出。
此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巡視員郭劍英亦在公開場合表示,現在藥品招標采購的最大問題是未實現商業化運作,未采用價量掛鉤,沒實現招采合一,所以出現部分藥品價格不真實、不合理的情況。據透露,未來藥品價格改革可能涉及對藥品最高限價的調整,屆時生產企業或將擁有部分自主定價權。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