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中國醫藥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中國醫藥企業發展促進會、河南省湯陰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3中國(湯陰)扁鵲生物醫藥發展論壇”上,專家、學者圍繞我國醫療器械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討論。專家強調,醫療器械產業已成為發達國家提升生物醫藥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抓手。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有較大距離,國內企業須審時度勢、捕捉機會,力爭在機遇與挑戰的博弈之中謀求發展。
找“短板”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奚珊珊說,2012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美元,占全球醫藥市場的42%。發達國家高度重視醫療器械產業,其藥、械產值之比達到1∶1。我國醫療器械產業也已具備一定基礎。據估算,2012年,全行業實現生產總值約3000億元,工業銷售收入約3000億元。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數據,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15348家,經營企業172378家;全國共有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69975個,包括境內第一類醫療器械注冊證21882個、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27326個、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5242個,進口醫療器械注冊證15525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進出口總額300.6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75.9億美元、進口額124.72億美元,均有所增長。
“產業發展快、市場規模較大、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主要支撐學科較強、對研發日益重視是產業主要優勢所在,但是劣勢也比較明顯。”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前沿生物技術處副處長于振行博士指出,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國內制藥企業平均產值約1.4億元,而醫療器械企業平均產值不到2000萬元。我國可以生產3500多種醫療器械,平均每種產品擁有十余個注冊證,這意味著同質化競爭嚴重。
“我國醫療器械研究機構、高端人才和復合型人才均缺少。因此,國產醫療器械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新品開發滯后,產品更新較慢。目前,我國中、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主要份額被跨國公司占據。2010年,進口三類器械首次注冊數達到1963個,而國產三類器械首次注冊數為562個,不到前者的1/3。”于振行博士繼續分析說,我國只有100多所院校開設了生物醫學工程相關專業,而開設了藥學相關專業的高校有700多所。醫療器械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很少。政府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用于支持醫療器械研發的資金偏少,不到新藥研發投入的10%,企業的研發投入更少。對比鮮明的是,位于全球醫療器械研發投入前十名企業之列的強生、雅培、西門子醫療,其2011年全球研發預算分別達75億美元、41億美元、15.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