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表明某些他汀類藥物會造成記憶力的衰退。一組來自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科學家在老鼠身上試驗了兩種普遍使用的他汀類處方藥物,發現其中一種導致老鼠表現出反應遲鈍及記憶力認知能力下降。
他們將這項新發現發布在最新的《科學公共圖書館》電子期刊上。
他汀類藥物的功能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有害膽固醇”的含量,被世界上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服用。
膽固醇指的是一系列重要的脂肪類物質,是人體內所有細胞要正常運作必不可少的物質。同時也是一種合成其他重要物質的成分。
但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太高的話,會使得脂肪大量堆積在血管,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常見的有冠心病(心絞痛及心臟病)和中風。
他汀類藥物是靠減少細胞產生的膽固醇量發揮作用的,這會使得細胞不得不從血液中吸取養分,進而降低了流淌在血管中的養分含量。
這種藥物一般是作為處方開給有極大風險患心臟疾病的健康人的,同時也能幫助已經患有心臟疾病或中風或血管周邊疾病的病人阻止病情惡化。
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
在這項研究出現之前,有一些研究已發現了使用他汀類藥物與產生健康問題之間的聯系。
比如,今年早些時候,一項來自加拿大、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上的研究就發現了某些他汀類藥物可能會增加二號糖尿病的風險。其中阿托伐他汀(一種降血脂藥,存在于立普妥這種藥物品牌中),羅素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舒降之)所帶來的的風險是最高的。
最近,一項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眼科專刊》上的美國研究,揭示出他汀類藥物的使用可能會增加患白內障的風險。
還有證據表明,一些藥物會與洛伐他汀(存在于美降脂中)發生反應從而增加肌肉損傷的風險。
最后這項結論則是去年由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的(FDA)進行的消費者調查中發現的,此項調查還提到某些他汀類藥物的使用會產生人體認知行為上的問題,例如記憶衰退,健忘和思想混亂。
在這次調查中,FDA表示雖然他汀類藥物在預防心臟疾病方面的價值是早已受到公認的,但他們仍然打算改變常用的他汀類藥物產品上的標簽說明,以反映出對這些副作用的擔憂。
研究是基于兩種常用的他汀類藥物的試驗
研究者們在老鼠身上測試了兩種常用的他汀類藥物,普伐他汀(普拉固)以及阿托伐他汀(立普妥)來支持其研究。
研究結果表示,普伐他汀會影響動物進行簡單學習的能力和記憶力的情況,但阿托伐他汀不會。
研究者們連續十八天給老鼠喂食定量的他汀類藥物,然后在喂食前,喂食中與喂食后均測試其是否能完成簡單的任務,任務主要包括發現食物獎勵。
在測試最后一天以及停止喂食的一周后,他們還測試了老鼠對之前遇到過的物體的認知能力——這主要測試他們的認知記憶力。
結果顯示,在試驗的最后幾天,普伐他汀的劑量明顯影響了老鼠的學習能力。然而這種影響在停止用藥之后便不再持續。
而且,在認知記憶力的試驗中,普伐他汀會降低老鼠辨別新事物的能力。
然而,“在兩項對老鼠的測試中阿托伐他汀都沒有產生這樣的影響,”作者寫道,他總結說“用普伐他汀進行慢性治療會影響嚙齒動物的行為與認知能力。”
他們注意到普伐他汀對認知行為造成的影響的可逆性與病人反映的情況相似,而對于阿托伐他汀完全不造成任何這方面影響這一事實,表明了某些種類的他汀類藥物會比其他種類更能影響記憶力與學習能力。
主要作者布里斯托大學神經科學院的教授尼爾.馬立森說道:
“這項發現是非常新穎的,很有可能會被奇聞軼事報道及FDA發布的忠告收入其中。最有趣的是,這并不是所有他汀類藥物的共同特性。”
“然而”,他補充說,“為了更好地理解他汀類藥物治療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系,我們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