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幕式現場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長王國強

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李萌

9月26日上午,由科技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民委、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林業局、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國家13個部委局(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四川省人民政府承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針灸學會、中國民族醫藥協會協辦的“第四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在成都金牛賓館隆重開幕。來自境外的11名貴賓和43名嘉賓包括美國、法國、德國、英國、加拿大、荷蘭、南非、韓國、日本、巴基斯坦、澳大利亞、波蘭、泰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坦桑尼亞等17個國家的百多名代表參會。
大會主席由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擔任。組委會主任由四川省省長魏宏擔任。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法國工程技術院名譽院長、中法中醫藥合作委員會法方主席佛朗科斯.基諾擔任。
四川省委副書記柯尊平出席會議并致辭。大會組委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秘書長李萌,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部主任張奇,大會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凱先,大會學術委員會中方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張伯禮,法國科學院常任秘書長、法國科學技術與創新特使卡特琳娜·布雷西尼亞克女士;大會組委會秘書長、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蔡競;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馬燕合;大會組委會秘書長、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廳長彭宇行;大會學術委員會外方主席、法國工程技術院名譽院長、中法中醫藥合作委員會法方主席弗朗索瓦·基諾先生等出席會議。四川省副省長劉捷主持開幕式。
本次大會圍繞“中醫藥協同創新與產業發展”主題,會議設置了“中醫藥國際協作與發展政府論壇”、“中醫理論傳承與發展”、針灸研究與國際化”等八個分會,涵蓋了中醫藥資源、中醫理論、藥物研發、針灸、治未病、民族醫藥等主要的學術領域。大會將就中醫藥服務人類健康,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進行廣泛交流。大會各專題活動針對中醫藥產業熱點,設置了“中醫藥知識產權保護”、“中藥產品國際市場需求及路徑”、 “轉化醫學與醫藥技術轉移”等專題。同時,“2013中國針灸學會學術年會”、“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臨床療效評價專業學會及倫理審查專業學會學術年會”也在大會期間舉辦。
記者了解到,本屆大會更加關注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努力實現科技與經濟的有效結合。目前,成果轉化對接洽談活動已征集項目近300項,項目國際化程度高、內容豐富、領域寬、技術水平高,包括了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等海外的項目,涵蓋了“中醫藥”、“生物醫藥”、“化學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相關領域,覆蓋了產業鏈條前、中、后端,有一批技術水平處于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項目。
關注健康,是人類社會永恒的話題。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是世界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疾病譜的變化和預防保健需求的增長,國際社會對傳統天然藥物需求日益擴大。依靠現代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中醫藥防病治病水平,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進程,爭取讓中醫藥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已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和產學研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強調要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加快發展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的健康服務業。國家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必將為中醫藥發展帶來更大的機遇。
四川是著名的“中醫之鄉、中藥之庫”,中藥資源豐富,科技力量雄厚,是全國著名的中藥材產地和中藥工業基地,也是國家第一個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十二五”以來,四川圍繞打造現代中藥千億產業目標,積極推進中醫藥科技創新工程、大品種培育工程、大企業培育工程、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工程、市(州)縣基地示范工程、中醫藥服務與健康工程等六大工程,堅持創新驅動、加強成果轉化、開展交流合作,中藥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12年,全省中藥產值實現工業產值419億元,居全國第3位,占全省醫藥工業的比重近50%,占全國中藥工業比重8%,中藥產業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