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會議認為重點在增加供給,尤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現代服務業是新一屆政府大力發展的方向,健康服務業包括醫療護理、康復保健、健身養生等眾多領域,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內容和薄弱環節。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廣大群眾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持續增長。會議要求認真履行政府職責,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同時,加大改革力度,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加快發展內容豐富、層次多樣的健康服務業,實現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務協調發展。這也是提升服務業水平、有效擴大就業、形成新的增長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會議還提出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以推動該產業發展,在未來政府預計將在這一領域更多放開社會資本進入。
變化醫療健康服務無邊界
醫療服務是投資的藍海,原有公立醫院壟斷造成醫療服務嚴重供不應求,該機制將被社會資本全面進入而打破,從政府多次表態和近2年鼓勵社會辦醫政策細節的不斷明朗,我們已看到在牌照、醫保定點、稅收方面不斷放開的優惠措施。公立醫院開始改制和社會新建醫院,社會資本力量華潤醫療、中信醫療,以及眾多的保險公司已在近2年收獲了諸多的優良醫院資產。在傳統的公立醫院機構服務之外,更多偏健康消費屬性的醫療服務機構在近幾年發展迅速,醫學美容、輔助生殖、兒科護理、健康體檢等等領域是無邊界擴張的藍海。
調控反商業賄賂沉重打擊高端
近期醫藥反商業賄賂持續發酵,壓制了處方藥的估值中樞。根據《工商總局關于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開展不正當競爭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本次專項治理截止11月底,國泰君安認為,2個月后形成的預期差和估值低位,將成為優質處方藥企業下一波上漲的最佳契機;據調研,輝瑞、GSK、拜耳等外企的大量原研藥在專利期過后在中國區仍保持較高價格,又占據了我國大型三甲醫院的醫保藥品大量額度,這是十分不合理的,因此,在醫保控費背景下,針對外企的反商業賄賂和原研藥降價成為必然的趨勢,從邏輯上分析,這將有力于國產創新藥、首仿藥、以及獨家品種在未來用藥比例的進一步提升,優質處方藥企進入中期買入的最佳區間。
地位仿制藥的主導地位仍難改變
在國內醫保基本實現全覆蓋之后,保障力度的提升將導致支付壓力增大,對財政支出提出較大挑戰,政府相應政策及具體措施值得關注。瑞銀證券認為,藥品消費的“性價比”在政策制定層面將得到空前重視,因此,政策制定者有動力改變現有規則,提升醫生對仿制藥的偏好;首先,支付壓力會導致政府有沖動壓低藥價,以控制支出,這對所有制藥企業不利,也包括仿制藥企業;其次,海外案例顯示,支付模式會導致仿制藥用量大幅上升;統計表明,我國醫院市場中,仿制藥占比超過60%,如今,國內藥企研發能力的相對低下,決定了創新藥出頭仍需時日,因此,判斷未來510年內,仿制藥的主導地位仍將不會改變。
拐點2007年后藥品獲批門檻提高
近年來,受招標等政策影響,國內仿制藥企業普遍遭遇經營困境:產品價格連年下滑,盈利增長受阻。于是,不少投資者認為仿制藥企業本身門檻低,如今又為負面政策所影響,前景不容樂觀。但環境正在改變,不僅醫保控費趨勢日益明確,2007年之后,藥品獲批門檻明顯提高,獲批數量大幅下降,從此前每年近10000個迅速降至不足1000個,在此背景下,新獲批品種面臨競爭壓力減小,放量速度更快,成長空間更廣,相比老品種表現出明顯高出一籌的成長性。然而,由于新品種上市時間短,規模基數小,在各企業總體收入中占比還不高,尚未完全成為主要的利潤貢獻因素,因此這一態勢易為投資者所忽視。
趨勢具備兩優勢企業有望獲益
未來,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推行,應將有利于把不合格的企業淘汰出局,進而帶動行業門檻進一步提高。瑞銀證券認為,藥品市場格局的改變已經在進程中:優質新品種研發難度大,壁壘高加速放量,高質量仿制藥市場份額增加,競爭集中度逐漸提升,因此,在此趨勢下,在兩方面具備研發優勢的企業有望顯著獲益,一是搶仿能力,確保企業在新品種的研發競爭中勝出,成為首仿或最先獲批的幾家企業之一;二是產品質量,確保企業產品療效在臨床界獲得認可,進而發揮性價比優勢,成為進口替代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