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提供、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支撐、中醫預防保健隊伍、中醫預防保健政策保障等四個平臺
●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成立“治未病”科
●選擇500余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基層“治未病”服務能力
●選擇100個地區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能力建設
本報訊 記者胡彬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8月27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載體“中醫藥服務百姓健康推進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到2017年,將實現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由點到面”,開展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并制定各類標準、規范和指南等。進一步將完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機構準入標準,推動試點,加強社會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規范管理。
200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啟動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構建中醫特色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力爭用30年時間構建較為完善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經第一個10年的前五年各試點單位探索階段后,接下來的五年將由點到面開展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在第二個10年,將繼續擴大區域試點,初步建立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并在最后10年逐步完善該體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王煉介紹,該局在中醫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打造包括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提供建設、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支撐建設、中醫預防保健隊伍建設、中醫預防保健政策保障建設在內的四個平臺。先后確定了四批173所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涵蓋各類醫療機構,并在中醫醫院評審標準中,明確要求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均成立“治未病”科,開展“治未病”服務;制定了常見疾病高危人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指南和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范;開發研制體質辨識儀、經絡診斷儀等中醫“治未病”服務產品和設備;研究提出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標準(草案),開展中醫預防保健調理師培訓及考試試點工作;加強社會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管理,組織制定了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基本標準,開展了社會性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調查摸底、準入試點、規范管理等工作,探索獨立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管理模式。
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大力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在二級以上中醫醫院加強“治未病”科室建設,選擇500余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治未病”服務能力,并進一步擴大中醫預防保健參與公共衛生服務的領域,為百姓提供更方便、更規范、更有效的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繼續推廣應用常見疾病高危人群中醫預防保健服務技術指南,開展適用于非醫療性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使用的中醫預防保健技術整理工作,形成技術目錄及操作規范,提升區域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整體水平。
該局將選擇100個地區開展中醫預防保健服務能力建設,配備設施設備,加強技術指導與人員培訓,開展非醫療性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機構管理試點。擴大試點后,還將完善標準,并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對這部分機構規范化管理。研究制定有利于醫療機構提供中醫預防保健服務的收費、價格、人員管理等政策。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