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業一向有些平淡無奇。政府管制、缺乏透明度的醫保政策,還有護理病患的繁重工作構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絡,時尚元素在里面基本沒有多少容身之地。身在其中的工作人員也很少會有余暇退后一步,審視一下整個醫療體系,同時反思一下,如果有人能放慢節奏、認真思索一些具體問題,就能了解哪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哪些無法奏效,以及哪些方面能有所改觀。醫療業的這個特點決定了,這個行業里實際上沒人有時間、有興趣考慮設計的作用。
據一些建筑師和設計師反映,在設計上缺乏思考正是醫療業之所以在眾多方面難以達標的重要原因。畢竟設計不是光關乎形式,它還與功能休戚相關。薩莉•惠特曼說:“我們認為,設計擁有推動各個行業實現變革的潛力,正像它已在電子工業、汽車業和其他眾多領域所表現的那樣。但在醫療業,我們還沒有系統地開發設計的潛能。”
惠特曼是NXT Health的執行總監,這是一家致力于醫療業設計的非營利組織。用她的說法就是,這是一家醫療業長期以來一直付之闕如的研發工作室。它于2006年經美國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批準成立。當時國防部要求由這家機構主導,與其他機構合作設計未來的病房——不是充滿未來感的手術室,也不是一套全新的治療技術,而是能在個體層面上改善療效的病房。這種病房本身及其設計原則幾經改變,但基本目標始終如一:嚴格地通過更好的設計,而不是什么顛覆行業的技術突破或聯邦法律的強制要求,來為病患創造更好的護理體驗。
現在,這種種努力的最終成果終于橫空出世了。它名為“2020病房”(Patient Room 2020 ),這個月在位于紐約的杜邦可麗耐設計工作室(the DuPont Corian Design Studio)正式揭幕。從表面上看,現在的病房和未來的病房之間的差別可能主要體現在裝修上。但NXT Health團隊與其合作者——30多位來自各行業的合作伙伴,他們分別貢獻了打造這個樣板病房所需的技術、材料和技術訣竅——堅稱,看待“2020病房”不應該只著眼于表面價值。對供病人和醫護人員所用的各種技術進行簡化和整合可能看似容易,重新設計過的衛生間也頗為美觀,但這支團隊表示,這些改變真正代表的是對病人所處的環境從整體上所做的重新思考。多年來,這個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都一成不變。
國際建筑公司斯堪斯卡公司(Skanska)是“2020病房”項目的合作者之一。安德魯•奎克是該公司美國分公司的卓越醫療中心(Health Care Center of Excellence)資深副總裁。他說:“醫療業正處在發展的十字路口,從臨床角度看,它正在經歷一場顛覆性的變革。所以,現在當你開始關注醫院的建筑環境時,就不能指望今后還像過去幾十年一樣用同樣的方式、在同樣的空間提供醫療服務。”
奎克稱,吸引他加入這個項目的是現代醫療史上首次出現的理念,即一隊設計師認真接受挑戰,將技術和建筑整合到一個無縫環境中,而不是將一些已有的醫療技術重新用于現有空間中。他說:“其他時候我總能聽到人們這么說,‘這就是未來的病房嗎,好像沒什么新鮮的地方啊’。而現在這個項目確實實現了飛躍,它將技術和建筑整合了起來,還將病房里所有常見的活動都納入到了設計之中。”
“2020病房”確實是各種技術、材料和即插即用功能高度整合的杰作,它既包含了一般病房常見的各種技術,又有各種旨在提高病人舒適度或醫護人員工作效率的全新技術。比如,所謂的“病人環帶”(patient ribbon)就從床頭墻到天花板再到床尾墻把病床一路圍繞了起來。床頭墻中埋設了監測生命體征的儀器,還有氧氣罐及其他必需的設備。病床上方的面板含有由病人控制的照明設施。床尾墻上裝了一個顯示器,它能用于和醫生進行視頻咨詢,調看醫院信息,還可以觀賞娛樂節目(所有這些功能都通過一臺平板電腦在病床上控制)。護理技術則包括一個洗手臺,用于追蹤儀器設備的內置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以及用于降低醫源性感染風險的仿紫外線消毒臺。
這些技術是由大大小小的二十多家公司提供的——歐司朗公司(Osram Sylvania)提供了一些照明設備,面料生產商美利肯公司(Milliken)提供了用于床單和抹布的定制抗菌面料,金霸王公司(Duracell)捐助了充電技術——而房間大量應用的是杜邦公司(DuPont)的可麗耐。它是一種無孔表面材料,設計團隊之所以選它,是因為它便于清潔,而且可熱成型,這就使房間里很少會有可供病菌繁殖的縫隙或接口。總的來看,“2020病房”的設計旨在解決當今醫療系統的一些突出問題:病人無法參與自己的治療,醫源性感染,醫護人員效率低下,以及病人總體舒適度差。而這些問題會影響康復,同時讓病房的環境更令人難受。
惠特曼稱,這就是為什么“2020病房”不是純粹為了技術而打造的。所有要素都精心選擇,合理配置,目的就是要讓病人更好地參與治療進程,同時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績效和效率。這是一種系統方法——它早已在其他眾多行業中用于提高效率了,但在基礎醫護領域卻始終嚴重缺位,導致這個領域還停留在經常用筆和寫字板來零敲碎打完成任務的水平上。惠特曼還表示,最重要的是,這是能影響行為和產出的設計。當前醫療領域中的固定成本和其他效率低下的現象常常超出個別醫院的掌控范圍,而通過設計提高的人員績效能讓醫院管理者獲得一個削減成本、同時提高護理水平的獨特工具。
惠特曼說:“我不相信,如果還按老套方法,同時以更低成本來建病房能解決再入院和醫源性感染等問題。這就是現在醫保支付改革(payment reform)要解決的一些大問題,因為大家是為結果買單的。今后,只有病人不再因住院而病倒,不再因住院而病得更重,因為他們了解自己的治療,所以一旦出院就不必再入院,醫院才能讓病人掏錢。而這些都是聯邦政府正在跟蹤考核的績效指標。所以,這不是什么通過采納新技術讓電子病歷變得更漂亮這么簡單。”
實際上這是事關醫療業價值主張的問題。“2020病房”所用的技術和材料并不比現在的一些可替代品便宜多少,但長期來看它們會讓病人得到更好的護理,還能改善醫院的經營狀況。奎克表示,對多數醫院來說,近期要把病房都改造成“2020病房”成本上吃不消。但隨著時間推移,成本將會下降,同時采用這些技術所獲得的投資回報將會更快地獲得體現。
惠特曼還表示,“2020病房”的理念不是讓各家醫院在自己院內照搬這個樣板房,而是要啟發大家在思維模式上有所改變,讓醫療行業認真考慮設計所具有的普遍價值。這個樣板房提供了一種實用模型,它可讓醫院管理者和建筑師直接借鑒或啟發思考。但更要緊的是,它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范例,證明即使是在醫療業這樣一個缺乏設計感的行業里,優秀的設計也是何等意義深遠。
惠特曼說:“今后醫院的數量將減少,所以修建這些醫院時我們最好修得好一些。我們必須采用工程技術含量極高的方式來建造它們,讓它們成為治療過程的一部分,而不再僅僅是一個附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