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廉價藥的問題,先要整合生產要素,通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來增加有效供給。還要整合短缺藥品信息,建立全國性查詢平臺,增加信息供給。另外,要對困難群體,需有多種救濟手段,增加福利保障供給。
廉價藥在醫院中漸漸消失,為何又能在黑市上出現?是從哪里來的呢?據了解,黑市上流通的廉價救命藥來源主要有幾個,醫藥公司、醫院、患者轉賣。也有一些患者因為各種原因手中有了多余藥品,于是就賣到黑市上變現。
堵住黑市的源頭,打擊固然有效,但終究有限,而且打擊的成本也不低。靠醫務人員職業道德,似乎也遠水不解近渴。藥品需求屬于剛性需求,尤其是那些救命藥,讓黑市不再,黃牛消失,關鍵在于供給側的改革。
最初,廉價藥短缺的主要原因多是利潤太薄,廠家不能維持生產。為此,2014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發改委定價范圍內的低價藥品目錄》,目錄內的藥品將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價,由生產者根據成本和市場供應自行制定銷售價格,很多廉價藥因此上漲了零售價格。這時候,供給側開始顯現威力,但是第二年該政策發生變化,藥品最高零售限價政策取消,藥品分類采購、醫保支付價、醫院二次議價等價格形成機制在實踐中交錯,客觀導致價格信號進入一個更加不穩定時期,不利于藥品企業生產,更使得廉價藥命運多舛。這時候,供給側又陷入迷茫,似乎進入了“一放就亂,一收就死”的怪圈。
用市場“無形之手”調節沒有錯,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去干預也沒有錯,畢竟藥品具有準公共物品的屬性,必須從市場和政府兩端發力。現在的問題是,發力點要緊緊抓住供給側需求。
首先,必須整合生產要素,通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來增加有效供給。
像治療罕見的嬰兒痙攣癥的注射用促皮質素、用于心臟病手術的必備藥品硫酸魚精蛋白等部分廉價藥,都屬于小眾需求,即使要求藥廠必須生產,但因為規模小而導致成本過高風險過高,這就需要政府出手了。今年3月份,國家衛計委發出通知,對臨床必需、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實施定點生產。但是即使定點生產,如果規模上不去,還得需要政府補貼才能不斷檔,而這可能是一個無底洞。如果100家藥廠費力不討好的生產同一種藥品,就不如整合這些生產線,通過各藥廠入股的方式,成立一家專門生產此藥品的公司,由這一家公司供應全國就夠了。規模上去了,成本也就下來了。
其次,必須整合短缺藥品信息,建立全國性查詢平臺,增加信息供給。
此地短缺的藥品,可能彼地并不缺貨。信息不通暢,就給黑市黃牛帶來機會。所以信息及時傳遞非常重要。不妨整合各地藥品信息平臺,建一個國家短缺藥品信息平臺,專門匯集短缺藥品供求信息,讓公眾能方便查詢藥品信息,這不但會大大減少短缺現象,也會給廠商提供需求信息,以需定產。
再次,對困難群體,需有多種救濟手段,增加福利保障供給。
一種觀點認為,有些醫院、藥企一再強調廉價藥的缺點和副作用,可他們忽略了在一些低收入群體中,廉價藥是救命的唯一稻草。停止生產廉價藥實際上就是剝奪了他們在副作用和生命延續之間的選擇權。這種觀點值得商榷。減少副作用才是對人民健康的負責,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為有人買不起就放任副作用。所以對一些副作用大的廉價藥,如果有可替代的副作用小的藥品,那就停止生產廉價藥。如果因為部分困難群體買不起,政府可實施其它救助辦法,不能在廉價藥上較勁。同時,我們一些人也要改一改某些不良習慣,比如有人可以花幾百塊錢去飯店聚餐,可以滿足孩子不必要的攀比需求,卻舍不得多花點錢買一點副作用小一點的藥品。還有一些人一旦看到有廉價藥上市,不管需要不需要,先多買一些再說,或備用或送人,甚至有的還倒賣。這需要在處方銷售上有相應的規定措施。
希望通過廉價藥供給側結構性需求的改革,通過民眾健康生活方式的普遍進步,有一天,尋找廉價救命藥不再成為新聞,藥品黑市黃牛不再成為痼疾,而是人們病有所醫、治必有藥成為一種常態。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