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初,食藥總局派出5個工作組分赴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成都荷花池、廣東清平、廣西玉林等五大中藥材市場進行暗訪,結果發現“問題嚴重,觸目驚心”。
一位調查組組長稱,自己也沒想到食藥總局采用的是公開報道的形式。央視節目播出后,不僅個人受到威脅,連被曝光地的一些朋友也被連累,被認為是給當地抹了黑。
在接到食藥總局約談通知后,一些地方曾提出,由市政府秘書長代表出席。他們得到的答復是,如果秘書長來,那干脆別來。
“如果秘書長來,那干脆別來”
四十多名廳局級以上官員開會,3小時里輪流發言,其間沒有一次掌聲。這不是表彰會,這是約談會。
2013年7月3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在北京約談了全國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負責人,要求規范中藥材市場,遏制市場制假售假勢頭。
這是藥監部門成立近20年來首次約談地方政府。“約談意味著中藥材專業市場整頓的開始。”食藥總局副局長吳湞說。
記者了解到,在接到約談通知后,一些地方曾提出,由市政府秘書長代表出席。他們得到的答復是,如果秘書長來,那干脆別來。最終安徽亳州、河北保定等17個地市分管藥品安全的副市長悉數到場。
目前,全國共有17個專業批發市場作為中藥材的主要交易平臺,但染色、增重、摻假、再加工等情況卻屢見不鮮。在此次約談會上,商務部負責人屢屢引用南方周末此前的報道說明當前的嚴峻形勢。
“中藥材市場的問題,任何一個部門單打獨斗都管不好。”吳湞說,“原則是,誰開辦誰管理,誰受益誰負責。”
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公開表態,面對中藥材市場這類情況復雜,且存在區域性風險的問題,地方政府必須承擔責任。
屢改屢犯將關停
約談會從通報“不打招呼的抽查結果”開始。
2013年7月初,食藥總局派出5個工作組分赴安徽亳州、河北安國、成都荷花池、廣東清平、廣西玉林等五大中藥材市場進行暗訪。
吳湞用“問題嚴重,觸目驚心”八個字來概括暗訪結果。在安徽亳州,海龍海馬等藥材用水泥增重,藏紅花是用紙加上工業染料搓成的;在河北安國,多個非法飲片加工作坊密布市場內外;在成都荷花池,經營戶明確宣稱貨分兩樣,好賴自選;在廣州清平,非藥用部位摻假入藥;在廣西玉林,也存在濫用硫磺熏蒸的現象。
“在其它的中藥材專業市場上,問題同樣存在。”吳湞指出,更讓人擔憂的是,中藥材市場背后,染色增重,非法加工,黑作坊與商戶勾結等問題層出不窮,已形成了一條從生產到銷售的地下產業鏈。
“我們必須拿出刮骨療毒的勇氣,來一番徹底的清理整頓。”吳湞說。
吳湞以上世紀90年代的治理舉例。當時全國各地涌現了大量的中藥材市場,為不法分子制售假劣藥品提供了場所和渠道。為此,國務院整頓關閉了一百多個中藥材市場,僅保留了17個中藥材市場。“在這二十多年里,沒有新批一家中藥材市場,以后也不會再批。”
吳湞告誡在座的地方政府官員,曝光只是形式之一,問題嚴重的將責令市場停業。對于屢整屢犯的,將下決心關閉市場。對于地方政府管理不力、政令不通的,要依法追究領導責任。
在吳湞發言的過程中,環繞而坐的17名地市政府負責人,表情肅穆,鴉雀無聲。最終,17個中藥材專業市場所在地政府負責人簽署了《中藥材專業市場管理責任書》。
治理思路轉變
以往國內一些部門發現問題,傾向于內部解決,自查自糾,食藥總局此次公開約談和主動曝光顯得不同尋常。
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2012年上半年,中央電視臺記者曾兩赴亳州,暗訪中藥市場造假問題。但這期針對亳州中藥問題的調查報道最終只作為內參上報。而亳州當地卻又遲遲不披露自查信息(參見南方周末2012年9月20日《染色的中藥》)。
頗有意味的是,在2013年7月派出工作組時,食藥總局主動帶上央視記者,暗訪安徽亳州、河北安國兩地市場。在約談會之前,央視已經連續推出專題報道。
一位調查組組長告訴記者,自己也沒想到總局采用是公開報道的形式。央視節目播出后,不僅個人受到威脅,連被曝光地的一些朋友也被連累,被認為是給當地抹了黑。
在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華琳看來,約談和曝光都是頗有意味的舉動。“總局和地方政府并非監管與被監管的關系,也不存在業務指導關系,公開約談更重要的是象征意味。”宋華琳指出,這一方式契合國務院在食品藥品監管中提出的“社會共治”概念,利用媒體和輿論的力量和主動公開也都是“巧治理”的手段。
實際上,在7月17日食藥總局召開的“兩打兩建”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已經明確提出要建立“三約談”制度——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缺陷的,要約談企業負責人;下級監管部門對風險信號重視不夠或采取措施不力的,要約談部門負責人;對存在區域性風險,且涉及問題復雜的,要及時約談地方政府負責人。
“約談地方政府,主要是為了防范地方保護主義抬頭。”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指出,中藥材行業在某些地方的GDP貢獻超過10%,被認為是當地的支柱產業。這導致一些地方藥監部門的監管職責受制,甚至還要承擔發展醫藥產業,招商引資的功能。
地方政府能否扛起大旗
公開約談和主動曝光的效果看上去立竿見影。
在約談會上,亳州市副市長查德忠被要求第一個發言。出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亳州掛職的查德忠稱,在央視曝光當天,亳州市委書記就連夜召開會議,成立專項行動小組,由一把手市長擔任組長,30多個部門參與。連日來,亳州突擊檢查5400多家商戶,取締非法加工點9個,立案14起,查處假劣中藥材172個品種。
查德忠指出,當前,亳州的行政執法也開始與司法機關聯合開展嚴打,對涉及違法犯罪的,要從重從快處理。對觸犯刑法的,能判實刑,絕不判緩刑。
一位來自廣州的副市長也表示,該市將借鑒管理食品安全的經驗,讓公安偵查支隊參與到對中藥材打擊行動中。
除了表態表決心之外,也有一些地方負責人表達了苦惱和無奈。
“如果只有一個地方存在問題,那是地方保護。如果全國17個市場都這樣,那一定是系統性風險。說明頂層設計也出了問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市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成都市副市長田蓉在發言中亦指出,對于中藥材市場的打擊循環往復,往往嚴打的時候,對方躲了跑了,過一陣又卷土重來。此外法律規定的行政處罰力度較輕,由于大量非法藥材交易都在場外,對柜臺內一些假劣藥材通常只能罰幾百塊,起不到震懾的作用。
田蓉建議,中央層面可以考慮對中藥飲片實行批準文號管理,成立國家級的中藥材風險評估機構,并且對終端的醫院進貨實行統一管理。
對于地方政府的困惑,胡穎廉建議,應該摒棄保姆式的監管思維和運動式的執法方式。“食藥總局此次公開約談也在給地方政府提醒。”胡穎廉認為,通過公開透明的手段,實現社會共治,最終目的是落實中藥材市場和企業的主體責任。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