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經系統科學家表示,現代交通工具會誘導大腦認為我們已經中毒,所以旅行常常使我們感到不舒服。
乘坐汽車、火車、船舶或飛機的體驗會在大腦中形成相互矛盾的信號,這會引發和人們中毒時相似的反應。
卡迪夫大學的迪安.伯內特博士稱,大腦認為人體需要通過嘔吐排毒,于是便造成了這種惡心感。
但事實上,這種“中毒”效應是由肌肉中的混合信息所引發的,肌肉向大腦傳達身體靜止的信息,而耳朵卻察覺到身體在運動。
伯內特博士在美國廣播電臺節目《新鮮空氣》中表示,在交通工具中人們的身體在被移動,而本身卻未執行任何行動,人體還未進化到能夠適應這種感覺。
他說:“當我們乘坐尤其是汽車、火車或是輪船這樣的交通工具時,你的身體事實上沒有在運動,因此你的肌肉也認為‘我們是靜止的’。”
“如果你坐在船上,你是看著一個靜態的環境,因此并沒有傳遞給眼睛‘我們正在運動’的信息。
“但是你耳朵里的液體遵循物理定律,你確實在移動,因此它們四處搖擺、晃動。
“所以問題就是大腦得到了混合信息。肌肉和眼睛告訴它‘我們是靜止的’,而從平衡感知器官傳來的信號又說‘我們在運動’。這兩者不可能同時正確,所以知覺就不相匹配。
“從進化角度來看,唯一能夠引起感知矛盾的就是神經毒素或中毒,因此大腦判斷其根源在于中毒了。
“當中毒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排毒,也就是嘔吐。”
他進一步解釋,在車上閱讀會惡化暈車的癥狀,因為眼睛始終盯著一塊小而靜止的空間,讓大腦無從解釋為什么感到身體正在移動。
看車窗外卻能夠緩解暈車的感覺,因為這告訴大腦人體正在運動當中。
他說:“你可以親眼目睹過道以及移動本身,這也就讓系統得到了平衡。”
“大腦這樣思考:‘噢,看,物體在運動,我也一定在運動’——這也就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暈車的反應。”
伯內特博士在新書《愚蠢的大腦:你的頭究竟怎么了》中說道,隨著人們歲數的增大,腦部系統變得越來越精煉和高效,而孩子們更容易暈車,因為他們的大腦仍在發育當中。
他表示,現在還無法清楚地解釋為什么有些人比別人更容易暈車,他將其命名為“發育中的怪異現象”。
但他同時聲稱,大腦進化至今還未能適應現代生活中的好多其他方面。
他說,舉例來說,時差綜合癥是人體穿梭于不同時區不同白晝時,大腦因感到迷亂而產生的反應。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