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在一部視頻中,向大家講述了他曾經的目標,比如拿到一個億。
聽完這節勵志課,且慢激動,得先瞧瞧腳下,人家站在高高云端,在清爽的風中哲思,你和蕓蕓眾生一樣,汗流浹背地擠在灌木叢中,你們伸手碰到的東西,能一樣么?
所以,我們得先談談或許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40歲后遠離大腸癌。 其實一個億也未必沒有可能,人總是要有夢想的,關鍵是你要有足夠的時間看風景。
45歲是一個高危年齡 長年累月為了生計索食,上有老下有小的重重大山,心中怨恨又難以拒絕的喝酒應酬,閑暇時光的日益窘迫,使得男人40歲后體重開始直線飆升,血壓,血脂,血糖也隨之水漲船高。
女人呢,也和男人一樣,隨著年齡增高基礎代謝率不斷下降,肌肉等實體組織逐漸減少,脂肪組織增多,消化、循環系統功能減弱,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紊亂、骨質疏松開始纏身。 更可怕的是,一個可怕的殺手,也開始頻頻在這個年齡段出沒。 它叫大腸癌。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它喜歡逛的地方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來人們也會在右半結腸遇見它。
在中國,大腸癌患者發病的中位年齡為45歲左右,也就是說,跨過這個年齡,你越來越有可能與這魔鬼相遇。
高危征兆
大腸癌起病隱匿,很多人發現后已是晚期,但它前期并非沒有蛛絲馬跡。
最開始的征兆是,排便習慣與大便形狀的改變。 例如大便帶血,大便形狀變細,頻繁出現便秘,或便秘與腹瀉輪流換崗。
因為病變會使胃結腸反射加強,所以還會出現餐后腹痛,這痛不那么尖銳,悶悶的,我們稱它鈍痛。當然,如果大腸癌已引起了腸梗阻,隨之而來的就是陣發性絞痛了!
所以,一旦你出現了大便規律、形狀改變,便血,腹痛,你得高度警惕,因為這可能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你需立即就醫,肛門指診是最為便捷的發現直腸癌的手段,而其他部位則以纖維結腸鏡檢查最為精確。
潘多拉魔盒是被誰打開的?
大腸癌原來被我們人體牢牢封印在盒子中,這封印為何會被揭開,經過探索,人們發現下面四種因素會提高它誕生的概率:
A、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大腸癌的死亡率與人口平均脂肪和膽固醇攝入量高度相關,高發地區每日進入人們口中的脂肪高達120克以上。
B、大腸炎癥及大腸腺瘤 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及Crohn病發生大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很多,出血性潰瘍性結腸惡變可能性更大,病程超過十年的,有接近一半的概率發展成癌。 大腸腺瘤與大腸癌的基因變化相近,惡變率根據其病理形態的不同在0.7%~40%之間,其中絨毛狀腺瘤的惡病率最高。
C、遺傳因素 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造化弄人,先天因素很大程度影響著我們的命運,有研究發現,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死于大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四倍。
D、膽囊切除術和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 膽囊切除后,右半結腸癌發生率明顯增加;輸尿管乙狀結腸吻合術后,患者大腸癌的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100~500倍,腫瘤多生長在手術吻合口附近,時間點常為術后二十年。 所以接受過這兩類手術的患者,需要定期體檢,將大腸癌拒之門外。
反其道而避之
中國古人有一句話,叫常走夜路會見到污穢之物。既然上面四種原因會導致大腸癌,我們就要努力避開它們。
命運我們無法選擇,所以家族遺傳等因素我們只能樂觀面對,坦然接受。但是生活方式,我們是可以選擇的。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大腸癌的高發病率首先出現在經濟高度發達的北美,北歐,然后是西歐和日本,近年來則開始在經濟崛起的中國游弋。
它與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如影隨形。
所以,我們就索性來一個低脂肪,高纖維飲食如何?
輕度限制脂肪膳食,就每日脂肪總量不能超過50克,膳食中脂肪供能不超過總能量的25%。 禁用油煎,油炸的做菜方式,多選擇蒸、燉、熬、煮、燴、烘等烹飪方式。
葷類食物,多買禽類,魚類,脫脂乳制品,蛋類。 素品呢,多采購燕麥,玉米,小米,黑米,黑面等粗糧;白菜,青菜,韭菜,芹菜等蔬菜;蘑菇、海帶等菌藻類食物;多給家人準備各種鮮果。 遠離肥肉,燒烤,油酥點心,蛋糕,各種油炸食品;少食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蛋黃、動物內臟、腦組織、動物油(海洋生物油脂除外)。
賺一個億很難,因為這意味著更多索取;養生其實并不那么難,因為它的秘密在于節制。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