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沃森生物發布公告擬收購山東、浙江、福建的三家疫苗營銷企業,這是公司自去年斥資收購大安制藥、上海潤澤等企業后,又一大手筆并購。
公司頻繁的大手筆并購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和猜想,為此,證券時報記者對公司董事長進行了采訪。
要搭建完全產業鏈
“通過持續創新和資源整合,成為世界生物制藥領域值得信賴的企業,一直是我們的追求和夢想。無論是新型疫苗還是血液制品和單抗產品,都需要極高的專業性和行業門檻,而疫苗營銷渠道的牌照和團隊也非短期可以打造,因而并購成為公司搭建產業平臺,搶占產業鏈高端環節的戰略選擇。”公司董事長李云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近期的一系列并購行動符合公司“大生物制藥”產業搭建的需要。
李云春介紹說,到目前為止,公司主打產品全部是傳統疫苗,全國平均每年僅有30億元左右的市場,競爭激烈且很難有大的增長,公司如果不突破,仍舊采取內生式的發展,就會面臨發展瓶頸。公司經營團隊認為,在醫藥企業的成長歷程中,并購是獲取資源、市場和團隊的有效方式。
考慮到國內市場情況以及自身IPO超募的實際,沃森的經營團隊提出搭建“大生物制藥”平臺。從產業鏈來講,沃森生物要搭建“研發—生產—銷售—流通”的完全產業鏈,在這個產業鏈中,前端的研發和后端的營銷渠道是“含金量”最高的部分,也是公司重點打造的部分。
李云春表示,疫苗、單抗、血液制品基本涵蓋了生物制藥最具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的組成部分,三個產業中,疫苗尤其是新型疫苗極具產業革命意義和巨大市場價值;單抗產品則是世界醫藥銷售規模最大的品種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血液制品則具有牌照稀缺和資源壟斷的特點。
收購溢價合理
對于廣泛關注的收購溢價問題,李云春表示,三家疫苗營銷企業寧波普諾、莆田圣泰、山東實杰收購對價的靜態市盈率為12.5倍,動態市盈率僅7.2倍。
據了解,三家渠道營銷商擁有疫苗流通資質、牌照等稀缺資源,并且在山東、浙江和福建三省擁有疫苗營銷的絕對優勢渠道,不僅將為沃森未來大品種上市提供高效銷售平臺,而且3家公司為沃森迅速補充了包括23價肺炎疫苗、戊肝疫苗、狂犬疫苗、人血白蛋白等10多個優勢代理品種。按照三家企業簽訂的業績承諾,并購的當年即可為公司帶來6100萬元利潤,價格較為合理。
對于大安制藥的溢價問題,李云春稱,同行業另外一家可比公司,近期斥資18億收購一家年采漿量120噸左右的血液制品公司,因此,公司收購價是比較合理的。
李云春介紹說,大安制藥擁有3個采漿站、2個籌建單采站以及10余個擬建漿站,3個采漿站保護性采漿量在90~100噸/年,大安制藥還擁有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藥品的生產批文,產品線較為齊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李云春表示,沃森的并購是“完全并購”,不僅整合標的公司的資產,而且整合了標的公司的完整經營團隊。李云春強調,沃森生物從創業之初,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而能存活下來,營銷一直以來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到目前為止,公司的疫苗產品均不是獨家產品,面臨多家競爭對手的挑戰,新品研發的現實特點也決定了,在未來3至5年公司也不足以開發出獨家的、具有原創專利的品種,因而營銷仍然是公司持續發展的最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