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刊登在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研究者的最新研究顯示,肥胖病流行的罪魁禍首或許是如今的生活環境而不是基因。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者Maria Glymour表示,20世紀晚些時候出生的美國人很有可能會發胖很多,而這或許并不較高的肥胖遺傳風險所致。
具有較高肥胖遺傳風險的人們似乎會更多受到現代社會發展的影響,從而促進其變得肥胖,比如廉價高熱量食物、步行機會降低等。有些人尤其會對環境狀況變得敏感從而促進機體肥胖。研究者認為,自從肥胖流行開始,甚至低肥胖風險的個體都會變得肥胖,這或許就表明,環境會影響到每個人,但高肥胖風險的個體總會被較多地影響著。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1900年至1958年間出生的8800名成年個體的數據進行了研究分析,他們根據每一位參與者是否攜帶了和肥胖相關的29種遺傳突變來計算其肥胖遺傳風險分值,隨后將危險評分同每位參與者的實際體重指數(BMI)進行對比。研究者發現,隨著時間延續,肥胖相關基因的存在并不會在人群中增加,而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環境的改變,這些基因對BMI的影響卻會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增加。
Glymour表示,對于肥胖流行最根本的解釋或許依賴于環境的改變,盡管本文研究并沒有證明這兩者之間存在某種因果關系。如今現代社會環境中有很多中因素都會同個體機體的遺傳性相互作用來使得個體肥胖風險增加。其中一種可能性就是遺傳因子會影響饑餓,或許攜帶某種遺傳突變會使得個體持續饑餓,同時這些個體也很容易獲得熱量較高的食物。而另外一種解釋就是現代社會的很多便利性會使得個體經常久坐,從而導致肥胖流行的發生。
體重增加實際上是兩方面的等式,即我們攝入卡路里的量vs機體燃燒卡路里的量,人們往往會花費大量金錢在快餐上,而且很少參加體育活動;最后研究者表示,肥胖基因的流行或許并不會改變人群的肥胖流行,而造成人群肥胖流行的的罪魁禍首卻是人們所生活的環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