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片的太子參苗塊鑲嵌在林間,隨著起伏的山巒綿延。劉新祥與10多個村民頂著烈日在地里忙碌著。“這兩年太子參價格好,每公斤干貨在150元左右,賺到的錢已蓋了兩棟新瓦房。今年種了20多畝,如果價格穩定,可收入10多萬元。”劉新祥站在地頭邊對記者說。
今年60多歲的劉新祥是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一碗水鄉朗滸村村民。他說,他家種植太子參已有好幾年,但像他家這樣的種植規模在村里算是少的,許多農戶因為本村土地不夠用,還把太子參種到了外村、外鄉甚至相鄰的外縣。
一碗水鄉黨委書記劉治平介紹說,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引進種子、開展技術培訓、提供資金支持和建立交易市場,引導農民因地制宜種植太子參等中藥材。2010年至2012年,全鄉太子參種植面積從1萬畝擴展到1.6萬多畝,農民年人均增收上萬元,并涌現出數十戶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種植戶,其中朗滸村種植大戶梅發榮成為百萬元戶。
“幾畝太子參脫貧,適當規模致富”,影響著當地越來越多的村民。劉治平說,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全鄉8個村2440多戶共種植太子參4.66余萬畝,其中有千余戶到外鄉鄰縣通過土地流轉種植1.5萬余畝。一碗水這個深山里的窮鄉正在甩掉貧困的“帽子”,并被冠以“太子參之鄉”的美譽。
作為我國南方重要的林區之一,黔東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明顯的山區立體氣候,非常適宜太子參等中藥材生長。黔東南州農委總農藝師楊洵說,如今,全州以黃平縣一碗水鄉和相鄰的施秉縣牛大場鎮為中心,不斷向周邊縣市輻射的太子參產業,已經成為黔東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目前,全州太子參種植面積20余萬畝,年產值達到14億元,年產量約占全國的二分之一。
依靠種植太子參逐步富裕起來的黔東南農民買汽車、建新房,改善生活環境,已成為當地“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但是,當地一些種植戶發現,隨著太子參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量大幅增加,近年來市場價格波動較大,而農戶種植太子參又不是“訂單農業”,已存在風險。如果遇上干旱、暴雨、冰雹等自然災害,農戶很無奈。他們期盼政府部門在著力改善鄉村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同時,在市場信息、引進深加工企業、擴大農業保險等方面,多提供幫助和服務,以降低農戶規模種植風險。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