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臨床療效是確切的,而中藥是由配伍組分構成,中藥的療效是以配伍組分的化學成分為物質基礎的。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的難點在于其化學成分的復雜性。中藥及復方中的化學成分通常有10種,甚至100余種,而藥材來源、加工炮制工藝、藥味加減、劑量等因素都會引起中藥及復方化學成分發生復雜的變化。中藥復方是一個有層次和結構的有機整體,但它的療效不是各配伍組分化學成分的簡單相加,而是復方中各配伍組分所含化學成分的相互綜合效果。迄今,關于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思路,有不少作者提出了相關的構想和見解,如王艷萍等提出的以活性導向的標準組分模式的中藥物質基礎研究的思路,強調中藥物質基礎研究的關鍵技術發展的重要性;楊奎等提出的中藥復方組合化學研究方法,是以中藥復方為天然組合化學庫,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確定能反映該方劑主治病癥的藥理學指標,通過組分或單體成分的組合篩選,找出其活性最強的組分結構。這些思路對于開展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工作均具有一定的啟發和參考價值。隨著分析化學技術與儀器的不斷進步,多種手段用于中藥化學成分的分離和測定,以色譜及其聯用技術應用較多,如液相色譜和質譜聯用、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氣相色譜-熒光分光光度聯用等。
對中藥化合物進行的結構研究,同樣也是生物活性評價的基礎,過去用于結構研究的技術如紫外光譜(UV)、紅外光譜(R)、核磁共振(NMR)、質譜(MS)、旋光譜(ORD)等目前多與計算機和色譜技術合用,使得結構解析工作達到自動化和高效化。此外,隨著細胞膜生物色譜法、分子印跡技術、基因芯片技術、中藥血清藥理和血清藥物化學等先進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使中藥的化學物質基礎和藥效機理得到了進一步科學地闡述。
以中藥化學成分研究為單一目標的弊端
單一的有效化學成分并不能闡述中藥的藥效物質機理,中藥的藥效來自于多種化學成分多靶點的相互協同和增效作用。
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是其所含的化學成分,中藥的藥效不是在孤立的狀態下實現的,它是一個多成分參與的復雜過程。單一的有效化學成分并不能闡述中藥的藥效,只能以新藥的形式
存在于臨床。如從麻黃中分離的麻黃堿具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從黃楊樹中提取的黃楊樹堿可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等。陳磊等通過查閱600多篇關于丹參的文獻,整理了近年來與丹參藥理機制研究相關的文獻報道,歸納出丹參的藥理活性成分,揭示出單味中藥丹參是通過多組分、多靶點的整合效應而產生的藥理作用。朱大元等在白玉茶降血糖的研究中發現,在藥篩選始終有效的有效部位中分到30多個化合物,每個化合物分別進行動物實驗,沒有一個化合物顯示有效部位的降糖效果,單一化合物最高降糖效果僅達13%,對這些化合物按有效部位中的比例進行組合,最終發現由4個化合物組成的組分,經多次動物實驗,組分的降糖效果與有效部位完全一樣,但從此配方中去掉一個化合物,降糖效果馬上下降。這說明藥效的產生是由多成分相互協同或增效而產生的。由此可見,中藥的藥效是確定的,中藥的藥效物質是存在的,但它絕不是單一的化合物,而是一個由多種化學成分構成的藥效組分群。
以西藥單個靶點為方向的中藥藥效研究并不完全適合于中藥藥效的研究。西藥研制體系的科學性在于它是建立在明確的臨床實驗結果以及分子結構、手性、氨基酸排序等基礎上,有確切的分子結構或形態與靶目標之間具有明確的對應關系。西藥研究的是單個結構化合物在孤立情況下對靶點的作用。而中醫藥理論源自于與此不同的更加復雜的理論體系,包括陰陽五行、四氣五味、經絡、升降浮沉等。以西藥的思路研究中藥并不完全適合。如果以西藥的思路研究中藥,一旦所謂的研究指標被否定,則意味著整個研究成果的失敗。
適合于中藥化學物質研究的思路
1.中藥的藥效研究應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從傳統中藥著手,以臨床確實有效的中藥(飲片、復方、中成藥)為研究的對象和基礎。
張貴君教授指出:中藥的研發要基于傳統中藥的繼承,要以傳統標準中藥為基準,起點對象定位在臨床中藥(復方),原料藥定位在飲片,科學地揭示傳統中藥的本質。閆潤紅等采用饑餓+心得安+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家兔“氣虛血瘀”模型,觀察兩個不同黃芪劑量的補陽還五湯配方對該模型全血粘度的影響,結果發現重用黃芪的配方“祛瘀”效果優于不重用黃芪的配方,為中醫方劑“補氣活血,氣旺以促血行”的配伍理論提供了現代藥理學依據。陳建萍等通過串聯質譜ESI-MS/MS及HPLC測定附子中的主要成分在與甘草配伍前后的含量變化,結果表明附子與甘草配伍后產生不溶性物質從而減少了烏頭堿、次烏頭堿的含量,兩藥配伍起到了降低附子毒性的作用,用現代分析技術解釋了“附子得甘草性緩”的機理。
2.中藥的藥效來自于藥效組分
張貴君教授創立了中藥藥效組分理論,對中藥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導性意義。中藥藥效組分理論是指中藥的療效是由其藥效組分所決定的。中藥藥效組分理論認為:中藥藥效是以藥效組分為基礎,按照中藥的生源規律進行有序地組合、各藥效成分之間具有量和比例的關系。中藥藥效組分包括配伍組分、化學組分、信息物質組分3個方面。配伍組分是中藥飲片中多種成分遵循自然規律有序地結合作為復方中藥的個體,這個組分是有機的結合而非隨機搭配,存在質和量的必然規律,而這種組合的實質又是化學組分和信息物質組分的組合,從而構成了有序的藥效組分。中藥多以復方入藥,其功效是以單味藥的功效為基礎,但不是簡單的單味藥功效的總和。中藥復方的療效源自于中醫經長期臨床實踐摸索總結出的配伍組分,在復方中各配伍組分所含的化學成分之間相互發生著復雜的化學變化,從而使復方本身就具有了增強療效、降低毒性的作用或通過產生新的化學成分而增強了藥效,藥效組分的產生離不開復方中的每個配伍組分,并且各配伍組分之間存在著質和量的必然規律,從而各藥效成分之間也具有量和比例的關系,中藥的藥效組分是一個由多種有效化合物構成的藥效物質總和。
中藥是中醫幾千年來臨床實踐的產物,中醫和中藥有著緊密的依從性和獨特的理論體系。中藥的藥效源自于所含的復雜化學物質,中藥藥效組分理論是對中藥復雜的化學成分的有效和高度的概括。中藥藥效組分理論的意義在于它與中醫藥整體觀念的學術思想相吻合,并闡述了中藥藥效與物質、物質與品質、品質與臨床療效的等問題。中藥化學成分的研究應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前提下,從整體出發,以傳統標準中藥為基準,臨床確實有效的中藥(飲片、復方、中成藥)為研究對象和基礎,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的方法和手段,深入加強對中藥藥效組分的研究,從而確實明確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中藥治療疾病的原理,實現中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實現中藥現代化。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