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走路時帶有一種奇特步態——走路時左臂擺動正常,而右臂幾乎不擺動,這種走路步態可能是帕金森前兆。
這是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周刊上的一則報告,由一組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和荷蘭的神經學家,通過分析普京身體姿態和動作得出的結論,但這些神經科醫生并未在普京身上發現這種疾病的其他癥狀,比如震顫、僵硬或不協調。而前蘇聯情報部門克格勃使用的訓練手冊則顯示,右臂擺動幅度較小可能是他在克格勃的武器訓練中養成的習慣。
也可能是虛驚一場,但對帕金森我們還是要認真了解下。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中心主任醫師馮濤提醒,我國帕金森病患病率偏高,且呈年輕化趨勢,據我的門診病人統計,40歲以下的帕金森患者占到了15%~20%。預防發病、改善癥狀、如何用藥等是帕友們關心的問題。
預防:吃蠶豆是否能防帕金森病?
因蠶豆富含多巴胺(帕金森就是因體內缺乏這種神經遞質所致),所以很多帕友咨詢,是否可通過多吃蠶豆來改善,“實際上我們并不推薦。”馮濤解釋,因為吃進去的蠶豆經過人體消化、吸收、排泄等過程,真正到達大腦的量是極少的。如果因吃了蠶豆而減少藥物用量,可能會得不償失。預防建議多食用抗氧化的食物,茶、咖啡、西紅柿、枸杞、甜椒等,尤其建議老年人多喝綠茶,新加坡的研究證實,一天喝3杯綠茶喝10年,患帕金森病的風險可降低30%,荷蘭的研究數據更高,可降低50%的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賈建平教授建議,有家族病史的人在二三十歲時就可以進行基因檢測來預知患病風險。密切關注有突變基因的人群及時進行干預也是一級預防早期發現的有效辦法。
用藥:一種藥吃多久就該調了?
通過藥物補充多巴胺,是目前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如復方左旋多巴制劑,早期效果好,不過這類藥物在使用3~5年后,往往會出現一些運動并發癥,如“劑末現象”、“開關現象”、異動癥等,可通過調整藥量、安裝腦起搏器等方式改善。
劑末現象,是指藥效維持的時間越來越短,每次用藥后期會出現癥狀加重,比如手抖得厲害、身體僵硬等。這是因為,患者體內的多巴胺細胞越來越少,多巴胺合成、儲備、釋放能力越來越差。這時,可通過調整用藥來改善,比如,起初吃一次藥能維持6個小時,一天吃3次即可,現在只能維持4個小時了,需調整為一天4次,或增加每次用藥量。比較推薦的方法是聯合服用其他藥物,以維持藥物濃度的穩定性。
還有一個表現,就是開關現象,是指癥狀在突然緩解(開期)和加重(關期)之間波動,比如,有些帕友散步時走得好好的,突然邁不動步子了,幾秒鐘或幾分鐘后,又突然緩過來了,而且還可能伴有明顯的異動癥,手舞足蹈的,馮濤教授打比方說,就像年輕人跳的機械舞,看上去特別生硬、不受控制。
康復:如何防止運動時“凍結”?
要讓帕金森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復,家里要保證患者活動區間的路線很寬敞。第三軍醫大學重慶新橋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楊輝教授解釋,因為多數帕金森病人走路時的特點是伴隨動作少,即走路時胳膊擺動幅度小。病人通常弓著腰,邁著小碎步擦著地往前走,體態呈前傾式,而且越走速度越快,很難停下來。還有些病人在行走中身體就會突然僵住,靜止在原地,出現帕金森病人的“凍結”現象,很容易跌倒。所以活動區間大可避免患者受傷。(綜合自中國網、健康時報,圖片來自中國網)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