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訴訟或將繼反傾銷反補貼訴訟之后,成為中國公司在美國市場需要警惕的下一個重要風險點。
“我手邊正在處理幾個和中國公司相關的反壟斷的集體訴訟,被告涉及的領域不光包括制藥業,還包括制造業。”美國時間3月19日,Boies Schiller & Flexner 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威廉姆·伊薩克森(William Isaacson)向本報記者表示。
作為美國動物科學產品公司和Ranis公司的代理律師,伊薩克森剛剛完成歷時8年多的針對中國維生素C制造商的反壟斷起訴案,并贏得首訴。
3月15日,美國紐約東區法院做出裁決,認定涉案的中國企業聯合商定價格以控制美國維生素C市場,違反美國反壟斷法。由于其余三家涉案企業在此前不同時點以不同金額選擇和解,并提前支付了大約900萬美元,因此最終僅有華北制藥集團下屬的河北維爾康制藥有限公司(下稱“維爾康”)被判罰金1.533億美元。
和之前頻繁的“雙反”不同,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在美國市場遭遇反壟斷起訴并得到初裁,罰款數額在該領域也屬于“天價”。據其他媒體報道,華北制藥集團以及維爾康事后表示,不服判決,將繼續上訴。
記者致電維爾康,對方僅表示,維爾康是國有企業,具體怎么做要聽國資委的,目前還沒有接到正式的書面通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美法院的審理結果是不公正和不恰當的,商務部將支持中國企業維權。
截至發稿,華北制藥集團和維爾康的代理律師、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Baker & McKenzie LLP)合伙人Charles H. Critchlow沒有回應記者的采訪問詢。
該案首次裁決一經披露,立刻成為各大律所關注的焦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國律師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開始向自己的中國客戶提供新的法律風險指引,而維生素C反壟斷案是指引中的最新教材:“中國公司下一步應該重視反壟斷訴訟風險,無論是在美國投資還是做貿易。”
和解上訴難取舍
該案從2005年發起至今已經有8年。最初一共有四名被告,分別是華北制藥集團及其下屬維爾康、石藥集團及其下屬維生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下稱“維生”)、江蘇江山制藥有限公司和東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這幾家公司均屬于中國向美國出口維生素C產品的大型生產商。原告方面指控,這四家公司從2001年開始通過開會協商談論定價和限制產能的方式,操縱出口到美國的維生素C產品,因此違反了美國聯邦的反壟斷法。
據悉,中國出口美國維生素C的市場規模目前大約在1億美元左右。在該領域,中國制造商的產能和出口能力都居世界首位。
在案件進展過程中,東北制藥首先仲裁和解退出該案,江山制藥也在去年選擇以950萬美元和解退出,維生則在案件進入法庭審判前一天決定以2250萬美元和解退出。
“和解是一個明智的商業決定,最終這被認為是正確的。”石藥集團和維生的代理律師、Zelle Hofmann Voelbel & Mason 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丹尼爾·梅森(Daniel Mason)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他表示,該案的關鍵在于,法官是否認定存在于2001年到2006年的價格協商,來自于政府的相關規定。根據目前的裁決,法官顯然沒有采納這種說法。
18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出聲明,認為“該決定沒有考慮到當時中國政府在經濟體制轉型過程中在維生素C產業監管和行業指導等方面所采取的有關強制措施。事實上,本案中所涉及企業的定價行為完全符合當時相關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該商會表示,根據“國際禮讓”原則、“國家強制”原則以及“國家行為”原則,這些中國企業不應該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梅森預期,一旦維爾康選擇上訴,該關鍵事實會被再一次拿出來討論。但伊薩克森仍然期待,對方可以接受判決,并再次選擇和解。
對華反壟斷訴訟或增多
這不是目前唯一一個針對中國公司的反壟斷訴訟。事實上,幾年前在菱鎂礦和鋁土礦領域,均有美國企業向中國制造商發出集體訴訟,但這些案件目前都沒有公開進展情況。
伊薩克森承認,他手上目前還有幾個類似的案子,都是針對中國公司的集體訴訟案件,有望在一段時間之后公布。
在美國反壟斷訴訟的歷史中,中國企業正在步日本和歐洲企業的后塵。
在上世紀90年代,伊薩克森就曾經作為原告律師團的律師之一,參與過針對歐洲和日本企業的維生素C出口價格壟斷案件,并幫助客戶成功獲得總額達到10億美元的和解費用。
他向記者透露,在上述案件贏得勝利后,他就開始著手觀察中國企業是否有類似的問題,最終幫助美國企業發起集體訴訟。
此前,中國公司對美貿易經常遭遇的是反傾銷和反補貼的“雙反”調查及訴訟,認為其通過低價優勢排擠美國同類企業,并沒有將價格壟斷作為高風險因素。
該案注定將對中國企業產生深遠影響。據悉,目前這幾家涉案企業已經避免進行價格協商和討論,同時更多的中國貿易商開始關注學習美國反壟斷法律。
不過,德匯律師事務所(Dorsey&Whitney LLP)高級顧問律師依佛來恩·沙拉米什(Efraim Chalamish)表示,有時外國企業也會受益于美國的反壟斷法。
最近的一個案例是中國企業深圳華大基因(BGI)在今年初以1.176億美元收購完整基因公司(Complete Genomics),此前由于美國國內兩大基因巨頭爭奪該公司,并有可能形成壟斷的嫌疑,因此中國企業才被引入該收購案中。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