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數據顯示,我國醫療器械總產值,在兩年前就已經破千億。但其中,核磁、CT等高附加值大型設備市場,幾乎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外資公司壟斷。在不少醫院,甚至連螺絲釘、手術縫合線、各種試劑等小型耗材,也都采用價格高昂的進口產品。
過度依賴價格昂貴的進口或外資品牌,導致患者檢查費用攀升。與此同時,屢屢曝光的進口醫療設備故障問題,也讓很多一貫“崇洋”的醫療工作者和患者開始反思:國產的信不過,進口的出問題,救命的醫療器械,到底該如何選擇?
2011年各地檢疫局對進口醫療器械進行的調查,其中發現很多涉及安全衛項目生不合格、缺乏入境許可證明、進口舊醫療器械、殘損等眾多問題。盡管如此,國產醫療器械目前并沒有趁勢發力,奪回市場信任的跡象。調研顯示,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中低端醫療器械生產基礎,但80%是中小型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市場聲譽。從事過國產和進口醫療機械銷售的張子龍對此深有體會。
張子龍:就是好多國產的東西達不到人家的要求,比如說像X光機很多國產的也有,但是看上去圖像什么的不如人家外國的清楚。我感覺國內做醫療器械的廠家急功近利,就想著賺錢,也不想把這個東西做好一點。
北京阜外醫院內科管委會及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舉例,像大型血管造影機、超導核磁共振等大型檢查設備,國內幾乎沒有企業能生產;而心臟起搏器等醫用耗材,雖然能生產,但是品種少、產量小,不足以與外資形成競爭。
張澍:醫療設備,尤其是高端的,跟我們國家技術發展的水平有關,也跟我們醫療技術本身的水平有關。比如航天技術,我相信在國際上我們都是很了不起的。那為什么醫學技術在國際上的差距會這么大呢?政府要把醫療衛生看得更重,投入要更多!
進口醫療器械為什么這么貴?以骨科用X射線機為例,同品質國產貨僅20多萬人民幣,進口的則要70萬左右;核磁共振,進口的甚至比國產的貴100多萬。有業內人士透露,進口大件醫療器械能夠給某些特定人群帶來巨大利益,這是“進口”的最大誘惑。據了解,大件醫療器械的“回扣”達20%甚至更多。企業還要留出一部分“活動經費”,以出國考察等名義,來密切雙方關系。而所有這些錢,最終還是由患者承擔。據《中國衛生事業發展情況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藥費和檢查費用,能占病人總花費的80%以上,器械檢查費用已經成為繼藥費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負擔。
進口或外資品牌醫療器械導致檢查費用高,患者負擔加重,盡管如此,外資已經開始進軍基層醫療市場。那么,如何才能讓老百姓用上既安全又實惠的醫療器械呢?本土醫療器械發展的瓶頸又在哪里?國產醫療器械如何才能贏得信賴?一家醫療技術研究企業的技術人員魯通告訴記者,他們正在研究的、目前在全球都非常熱門的數字化醫療,歐美都是由國家建設平臺,企業創新應用程序就可以了,但目前我們的數字化醫療是由企業在搭建平臺。醫療器械研制花費高、周期長,絕大多數企業負擔不起。
魯通:企業直接去開發這種平臺的話,那么企業的壓力非常大,它的周期太長。
另一方面,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定價基本按照產地原則,進口的就貴,國產的再好也便宜。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裘云慶認為,選擇什么醫療設備既安全又便宜,還需要國家出臺公正的評價標準,供老百姓參考。
裘云慶:像有些設備,比如B超、心電圖、X光機,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家還是在思想上有點崇洋。怎么樣來判斷國產設備和進口儀器設備的好壞?如果有一個公正的標準讓老百姓知道的話,也會有利于國產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