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吃藥貴”突出表現在廉價藥難覓。部分醫藥界人大代表和業內人士指出,廉價藥難覓的深層次原因在于利潤低、收益小,一些物美價廉的常用藥處于“生產商不愿生產、藥代不愿配送、醫院不愿采購、醫生不愿開方”的尷尬境地。
【“一降就死”:改頭換面高價復活】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韋飛燕說,國家每次調價后,企業對沒有利潤或利潤很低的藥品,往往采取減產、停產或轉產的應對方法。結果一些療效好、價格不高的傳統藥品就“降價死”,結果是同類藥品“貴”的排擠了“廉”的。“還有些藥稍稍改改規格、變個結構、換個新包裝,重新申請定價,又以高價"復活"了。”
【“無利可圖”:藥品配送企業不愿配送】
安徽省立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藥品配送企業因為中標價低、利潤空間小甚至無利可圖,往往不愿甚至拒絕配送有些被壓價過低的藥品,導致醫院無廉價藥可用。
【“嫌賤愛貴”:醫院為加成收入不愿采購廉價藥】
業內人士說,很多未實行“零差價”銷售的醫院,通常可在進價基礎上加價15%銷售,這就意味著藥價越高收入越多,因此對于部分利潤低的藥品醫院怠于采購。為迎合醫療機構的“喜好”,預留回扣空間,藥企往往熱衷于打“合資牌”“新藥牌”,價格也隨之翻番。記者在安徽蕪湖的一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到,許多常見藥都處于短缺狀態。
【“體外循環”:醫生誘導患者到指定藥房購高價藥】
記者暗訪安徽一家藥品代理公司得知,對于沒有中標的處方藥,其藥代給醫生高額回扣后,醫生不給病人開處方,而是將藥品寫在小紙條上,繞開醫院,勸病人自行去指定藥房購藥,這些藥往往價格很高。而對于價格比較低的藥,醫生回扣少,通常也不愿意開。
【“數字游戲”:看似降幅大患者受益少】
一位藥代告訴記者,“現在從數字上看藥品降價的幅度雖然很顯著,但實際上藥品企業為了保住利潤,便宜藥降得多,貴的藥反而降得少,比如1塊錢的藥降價50%,其實只降了5毛錢,而10塊錢的藥,只降了10%,平均下來降價比例依然高達30%,但老百姓買藥依然貴。”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