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都市生活的節奏令不少人愛上了宵夜,雖然說大部分人都認為宵夜吃多了對身體并沒有什么好處,但是具 體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為何宵夜吃不得呢?
來自Salk研究院,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等處的研究人員近期發現當果蠅停止在夜晚進食的時候,它們的心臟 衰老能減緩,除此之外,這組研究人員還解析了其中具體的分子機制。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3月13日的Science 雜志上。
2012年,Salk研究院的副教授Satchidananda Panda發現喂食了高脂飲食,但每天只在八個小時內飲食的小 鼠,比較于全天都飲食,食物量相同的小鼠來說,更加健康和苗條,而且這兩組小鼠消耗的卡路里數量也相 同。
由此Panda等人指出不僅是吃什么,而且什么時候吃對于健康都很重要,去年這一研究組又通過進一步的實 驗,發現時間限制的作用機制比之前預期的要更為復雜,這將能扭轉肥胖和糖尿病的動物模型。
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Panda研究組再次發現對于果蠅來說,白天身體更加活躍的時間進食,夜晚睡覺,體重 增加的比較慢,同時也要比那些無論何時都在進食的果蠅來說,心臟功能維持的更好。
這兩組果蠅消耗的卡路里一樣多,進行的運動也是同樣強度。但是無論這些果蠅是進食了低脂麥片還是高脂 肪,只在白天進食的果蠅就是要比全天進食的果蠅更健康。
為了解開這其中的遺傳奧秘,研究人員分析了編碼生物鐘的基因元件,結果發現TCP-1環狀復合物伴侶,以及線粒體電子傳遞鏈復合物是這一過程中的主要監控調控元件。
這些研究均表明了什么時候吃對于我們的健康也很重要。雖然目前還不能在人體內進行干預實驗,但這顯然是 一種可行的減肥方法,而且通過更多的實驗,也許能揭示什么是引發肥胖的首要因素。
此前的研究也證明對于已經患有肥胖癥的小鼠來說,限制它們的飲食,使其不能在9個小時之外吃東西,也能 發現小鼠的體重下降了。
除此之外另外一組研究人員還發現大腦中的一個重要信號系統,控制著食欲、能量消耗和機體的脂肪構成。其 中的一個特定基因:Y6,決定著身體的胖瘦。
研究人員發現敲除了Y6基因的小鼠,與正常小鼠相比,體型更小,身體內的非脂肪組織也更少。另外,隨著小 鼠的年齡增長,基因敲除小鼠比正常小鼠長得更胖,特別是在攝入高脂食物時。在這種情況下,小鼠變得肥 胖,并且出現類似糖尿病的代謝問題。
研究顯示,胰多肽(Pancreatic Polypeptide)與小鼠的Y6關系非常密切。這是一種飽足感信號,可以控制不 同時段的進食情況。研究人員指出,在不同時段攝取同樣多的熱量,對體重的影響并不相同。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