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21日訊
藥價調控正面臨集體抵抗。自近期化學藥全國最后一輪降價啟動后,國家發改委在藥價收集上碰了壁。據了解,此次出廠價報送工作始于2012年9月1日,原定截止申報日期為2012年12月31日。但由于大量企業未能及時申報,因此國家發改委延長了一個月的申報期。截至1月21日,全國仍然還有2959家企業未報送2011年的藥品出廠價格,諸如強生、葛蘭素史克等知名外資藥企以及同仁堂、云南白藥等國內大型企業均在其中。目前,全國合法注冊的制藥企業共7008家,超過42%的藥企尚未按期上報。
發改委搜集藥品生產企業的出廠價,其目的是為了摸清企業的實際成本和利潤,為將來的價格調控做準備。調控藥品價格無可厚非,但這樣做是否妥當以及有效就需要質疑了。
誰都知道,企業生產一件商品的成本以及利潤是這家企業最為核心的商業機密,一般不為外人所知,亦不會向外人道來。行業主管部門堂而皇之地索要,或許是該物件不能稱之為商品。藥品是商品嗎?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三:第一,藥品是用貨幣購買的,除了少數關乎公共衛生的藥品外,絕大多數與百姓醫療服務有關的藥品都要用錢去買;第二,藥品具有排他性,你在吃的藥別人就吃不了;第三,藥品有競爭性,定價不當,會連帶其他社會資源被無效占用。符合這三性的事物,若是由某一個機構來定價,無論其是多么獨立,都無法實現公平。藥品無疑就是這樣。
就拿收集出廠價來說,即便每個廠家都把自己準確的出廠價上報給了發改委,如果發改委對每一品種的藥品進行單一定價的話,就會出現“競劣”:按最低出廠價定,則那些藥品質量好、價格高的廠家就只能求次;按平均出廠價定,則高于均價的廠家要降低質量;按最高價定,那些原本低價的廠家獲利卻是最多的。因此,由某一部門對商品進行統一定價是不合理的,對完全同質化商品可能有效,對異質商品卻是無效,甚至會產生“逆向選擇”。那么,某一個部門能否實現類似于市場化的差異性定價呢?顯然,除了對該部門道德要求極高外,相應的成本也不是該單一部門能夠支付的,其效率也是無法滿足要求。
對異質商品進行差異化定價,只能由市場來解決,這是成本與效率的聯合選擇。當然,為了使市場在定價過程中能夠盡可能地彰顯公平,信息的透明化、公開化、及時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應該是藥品定價機制改革的方向。
國內目前藥品價格過高,筆者認為并不是藥品生產廠家遮掩藥品生產成本所致,而恰恰是藥品定價市場化不高所致。醫院藥房占了醫藥流通的大頭,成了補足政府財政支出不足的主要收入來源,其價格被扭曲是自然而然的事。受其影響,社會化的連鎖藥店無法體現市場的優勢,這是被迫似的“價格共謀”。醫改取消“以藥補醫”,確定醫藥分開,引入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就順理成章。行業主管部門也應從理順市場定價機制入手,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促使藥品價格回歸公平,從而確保醫改目標的順利實現。(作者:賀昊)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