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羅氏旗下基因泰克宣布,阿替利珠單抗皮下制劑已獲FDA批準上市,這是美國地區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用于皮下注射的PD-(L)1抑制劑。它將適用于阿替利珠單抗在美國獲準用于成人的所有靜脈注射適應癥,包括某些類型的肺癌、肝癌、皮膚癌和軟組織癌。阿替利珠單抗是一種靶向PD-L1的單克隆抗體,可阻斷腫瘤細胞表達的PD-L1與免疫細胞上的PD-1和B7.1受體相互作用并激活T細胞。阿替利珠單抗靜脈輸注劑型(商品名:Tecentriq)于2016年5月在美國獲批上市。2023年8月,基于IMscin001研究的積極數據,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商品名:Tecentriq SC)首次在歐盟獲批上市。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將阿替利珠單抗與Halozyme Therapeutics的Enhanze藥物輸送技術相結合。Enhanze藥物輸送技術基于專有的一種在皮下空間局部和暫時降解透明質酸的酶——重組人透明質酸酶PH20 (rHuPH20),可增加皮下組織的滲透性,為阿替利珠單抗提供進入的空間,并使皮下制劑能夠迅速分散并吸收到血液中。相比于靜脈輸注的30-60分鐘,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可將治療時間縮短至約7分鐘,并可以減少患者給藥期間的疼痛或不適。多項腫瘤學研究表明,與靜脈輸注相比,大多數癌癥患者通常更喜歡接受皮下治療,因為不適感減輕、易于給藥且治療時間更短。IMscin001研究是一項全球性、多中心、隨機Ib/III期研究,評估了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相較于靜脈輸注劑型在371例既往鉑類治療失敗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安全性和有效性。藥代動力學測定結果顯示,在給定的給藥間隔期間,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相對于靜脈輸注劑型在血液中的濃度具有可比性。觀察到的血清谷濃度的幾何平均比率為1.05(即在下一次給藥前血液中的藥物濃度;90%CI:0.88-1.24),模型預測的曲線下面積為0.87(即衡量藥物的整體暴露;90%CI:0.83-0.92)。 從客觀緩解率(OR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數據來看,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與靜脈輸注劑型的療效相似。具體來看,皮下注射劑型組和靜脈輸注劑型組的中位PFS分別為2.8個月和2.9個月,ORR分別為11.8%和9.7%。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的安全性也與靜脈輸注劑型一致。雖然IMscin001研究是在醫院環境中開展的,但阿替利珠單抗皮下注射劑型可能適用于醫護人員在院外給藥。
羅氏一直致力于藥物皮下注射劑型的微創新開發。除阿替利珠單抗之外,羅氏的曲妥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帕妥珠單抗復方以及托珠單抗均已開發了皮下注射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