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所有肺癌的85%,EGFR變異是NSCLC中最為常見的基因變異之一,在全球范圍內,約1/3的NSCLC患者攜帶EGFR基因激活突變,亞裔患者的突變率更高。腦轉移常見于EGFR變異NSCLC患者,約1/4的新確診晚期EGFR變異NSCLC患者在確診時已出現腦轉移,近一半的EGFR變異NSCLC患者在整個疾病進程中最終會發生腦轉移。
前兩代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對腦轉移療效有限,第三代EGFR-TKI抑制劑具有更好的顱內活性,但目前三代EGFR-TKI抑制劑在后線治療中的應用主要局限于攜帶T790M突變(EGFR-TKI耐藥驅動突變)的NSCLC患者。近期,《美國醫學會雜志-腫瘤學》發表一項2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在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TKI治療失敗后的轉移性EGFR變異NSCLC患者中,無論T790M狀態如何,第三代EGFR-TKI lazertinib均顯示出良好的顱內活性。
這是一項在韓國開展的多中心2期非隨機對照試驗,納入經前兩代EGFR-TKI治療失敗的晚期/轉移性EGFR變異(外顯子19缺失或21 L858R突變)NSCLC患者共40例(25例為女性,中位年齡63歲)。這些患者已伴有腦轉移(經影像學檢查有可測量的顱內轉移灶,最大直徑≥10 mm,顱內病灶未接受過放療,或放療后3個月進展),尚無臨床癥狀或出現輕度癥狀。患者每日一次服用lazertinib 240 mg。
截至數據分析,中位隨訪時間為13.6個月。共有38例患者在基線初始評估后接受過腫瘤緩解評估(可評估人群),其中包括12例患有軟腦膜轉移的患者。
在上述可評估患者人群中,lazertinib表現出了具有臨床意義的顱內療效,達到研究主要終點:
顱內客觀緩解率(iORR)為55%(21例/38例);T790M陽性、陰性、狀態未知患者中的iORR分別為80%(4例/5例)、43%(9例/21例)、67%(8例/12例)。
顱內疾病控制率(DCR)為97%(37例/38例);T790M陽性、陰性、狀態未知患者中的顱內DCR分別為100%(5例/5例)、95.2%(20例/21例)、100%(12例/12例)。
中位顱內無進展生存期(iPFS)為15.8個月;T790M陽性、陰性、狀態未知患者中的iPFS分別為15.2個月、15.4個月、18.0個月。
通過對6組樣本(患者劑量均未中斷或減少)的進一步檢測表明,lazertinib的腦脊液滲透率為46.2%,這從藥物代謝層面支持了其對于顱內病變的有效機制。
從整體療效來看,lazertinib也帶來了改善:
總體緩解率(ORR)為40%(15例/38例,均為部分緩解)。其中T790M陽性、陰性、狀態未知患者中的ORR分別為60%(3例/5例)、33%(7例/21例)、42%(5例/12例)。
目前超過半數患者存活,所有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OS)尚未達到,數據仍在積累中。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1劑研究藥物,安全性分析顯示整體不良事件(AE)可控,且大多數為低級別。最常見AE為感覺異常(18例/40例[45%])、皮疹(17例/40例[43%])和瘙癢(11例/40例[28%]),均為輕中度。≥3級AE很少,包括腹瀉、疲勞和肺炎,各見于1名患者(3%)。
研究團隊指出,這項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樣本量相對較小,缺乏與其他療法的直接對照,隨訪時間較短。但總體而言,研究結果提示lazertinib有潛力用于既往EGFR-TKI治療后出現腦轉移進展的患者。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