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目前是癌癥中導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由于治療難度大、死亡率極高,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日前,在《科學》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發布的最新研究中,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領銜的研究團隊展示了一種對抗胰腺癌的新方法。他們開發的納米顆粒遞送系統將免疫刺激藥物遞送到胰腺腫瘤中激活免疫信號通路,與靶向藥物聯用,在胰腺癌動物模型中顯著延長了動物的生命。胰腺癌難于治療的挑戰之一是腫瘤周圍的微環境。該微環境以致密組織為特征,形成了一種屏障,阻礙了血管形成并阻止了免疫細胞的滲透。此外,這種微環境還抑制了體內免疫細胞的激活和對腫瘤的浸潤。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設計了一種脂質納米顆粒(LNP),這種LNP能夠有效地將載荷遞送到難以滲透的腫瘤微環境中。然后,研究人員將刺激先天免疫反應的STING激動劑和TLR4激動劑封裝到LNP中。利用LNP的遞送機制,可以將STING和TLR4激動劑遞送到胰腺癌的腫瘤微環境中,激發抗癌免疫反應的產生。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將這種納米顆粒療法與MEK抑制劑trametinib和CDK4/6抑制劑palbociclib聯合使用。此前的研究顯示,這兩種靶向療法能夠促進血管生成,提高T細胞以及藥物進入腫瘤的能力。在兩種動物模型中,攜帶免疫刺激劑的納米顆粒療法均顯著提高了胰腺癌模型動物的生存期。在其中一個模型中,接受治療的9只小鼠中8只小鼠的腫瘤體積縮小。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結果提供了一種靶向腫瘤微環境的遞送載體,可以將不同的藥物組合遞送到腫瘤中,從而為多種類型的癌癥提供個體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