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藥材質量的關注一直是社會熱點,近幾年來,媒體報道的中藥材假造事件也是層出不窮,“蒼術造假”、冬蟲夏草中混入亞香棒蟲草、山銀花假冒金銀花、西洋參中混入人參等,更不用談,市場上的那些已經過人工提取有效成分后再出售的藥材了,諸如此類魚目混雜、讓消費者防不勝防的中藥材混偽品的問題,一直是制約中藥材發展的首要問題。
如何對復雜的中藥材加以鑒定是讓科研工作者、相關企業以及監管部門頭痛不已的難題。2014年5月,在北京香山召開的以:“道地藥材品質特征及其成因的系統研究”為主題的會議上,眾多專家紛紛表示,中藥材的鑒別長期以來均依靠分類學專家進行鑒定,而此類人才已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他們提出,亟須采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和方法對中藥材進行研究和保護,進而實現中藥材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這樣的一個形勢下,中藥材的DNA條形碼應運而生,并且已取得可喜的成績。
DNA條形碼是利用基因組中一段工人標準的、相對較短的DNA片段來進行物種鑒別的分子診斷新技術,是近年來生物分類和鑒定的研究熱點。DNA條形碼的概念首次提出后便受到各國分類學家的普遍看好。然而要對所有物種進行快速識別,首先就要給自然界的所有物種建立DNA條形碼數據庫,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耗資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實現。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所炸過張亞平院士說:“傳統的分類鑒定費時費力,又可能出現錯誤。如果每一個物種都攜帶有表明自己身份的‘條形碼’,那么物種分類和鑒定工作將得到很大簡化”。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在接受科技日報的專訪時提到,在不法銷售商造假手段越來越高明的情況下,中藥材的四大傳統鑒定方法(基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和理化鑒定)都因其本身的局限性而無法完全保障中藥材真偽鑒別的準確性。
自2006年來,陳士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開始致力于研究中藥材條形碼。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的合作下,經過不懈的科學探索,據悉,已建立完善的中藥材DNA條形碼體系。70余篇相關文章已發表在Cladistics、PNAS、Plos、BMC、FEMS、BRV等國際知名期刊上。出版的《中藥DNA條形碼分子鑒定》一書,已于2012年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
最近,在涉及到在未來的條形碼研究方向上,陳士林課題組提出二維DNA條形碼技術。并指出將該技術運用于中藥材流通管理領域中。據悉,該研究團隊已經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中藥材DNA條形碼鑒定數據庫,其中包括2萬余個物種,數據庫的主要參照對象是《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的植物和動物藥材,并且創新性地將生物信息學技術應用到數據庫的建設中。數據庫的內容還包括了世界六大藥典,即除了《中國藥典》外的,包括絕大多數美國藥典、日本藥局方、歐盟藥典、韓國藥典和印度要點的草藥在內的極大藥典。該數據庫的完成將在一定程度上科學地為中國甚至全世界的藥用植物和藥用動物的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