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許久的中藥材行業近幾年掀開了一波又一波大牛市:2009年甲流疫情,帶來了金銀花、板藍根等清熱解毒中藥材的價格猛漲;2010年南方大旱,帶來了植物類中藥材的全面漲價;2011年中藥材價格終于出現前漲后跌的趨勢,植物類中藥材價格遭遇拐點,但驢皮、麝香、穿山甲等動物類中藥材價格仍舊大幅攀升。醫藥界指出,中藥從最普通廉價的平民藥材一躍成為昂貴的"貴族藥",這背后折射的其實是野生動植物資源日益減少的現實,部分中藥藥源甚至有可能已經枯竭。
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周超凡介紹,中藥動物藥近些年大幅度萎縮,原材料嚴重不足。以牛黃為例,目前天然牛黃國內年產量不足一噸,然而卻有數百種中藥選用天然牛黃入藥,每年的供需缺口相當大,目前國內90%的天然牛黃需要進口。
一邊是龐大的市場需求,一邊是緊張的動物資源--資源匱乏將是動物類中藥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危機,人工養殖藥用動物成為必由之路。可動物養殖所花費的精力、時間、成本都要比植物種植更高,推廣起來并非易事。
珍稀動物資源緊張有情可原,可即使是作為普通家畜的毛驢供給也讓藥企大傷腦筋。阿膠是以整張驢皮熬制生產的,而驢皮這一阿膠的基本原料,其數量在國內近年來一直處于下降趨勢。
東阿阿膠副總經理李世忠表示,東阿阿膠漲價實質是受制于原料稀缺的"被漲價",因為阿膠是一種資源型產品,阿膠品質的好壞主要在于驢皮質量的好壞。驢皮的價格3年內更是翻了十倍左右,2010年,每張驢皮的收購價格約為85到90元,2011年底漲到了每張150元,2013年底漲到每張800元,今年春節過后,驢皮單張收購價突破千元,達到每張1200元。無奈之下東阿阿膠生產廠家甚至要到國外找驢,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進口驢皮的藥企,東阿阿膠對毛驢存欄量已經推算到了2030年,廠家指出如果任現狀發展,到那時候將無驢皮可用,唯一的辦法就是養驢。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