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草臺班子”租用民間私房充當手術室,通過網絡聯系腎臟出賣和植入對象,召集陜西“團隊”跨省開刀移植器官,近百萬牟利由該團伙瓜分……
備受社會關注的武漢“地下販腎”案近日開庭審理,庭審披露的相關細節令人震驚。
武漢市江夏區法院近日開庭審理的這起“地下販腎”案,系湖北首例“組織出賣人體器(亓)官”案件。公訴機關指控,2012年底至2013年8月間,被告鄧某、陳某等人合謀,通過給他人進行腎臟移植買賣人體器(亓)官,先后組織實施6次腎臟移植手術,其中兩起未遂。
2012年底的首次作案中,鄧某通過互聯網中介與一男子商議協定好之后,便組織人員一邊照看這名腎臟“供體”,同時上網搜尋“受體”。“受體”選定后,鄧某就召集手術“團隊”從陜西西安趕來開刀移植。首次移植獲利17萬多元。
武漢“地下販腎”案頭目鄧某,僅在已實施的4起腎臟移植中,就收入近40萬元。主刀醫生陳某“打黑工”一次販腎開刀收入8萬元,相當于一個主治醫師大半年的工資。
案件審理中透露的不少細節令人驚訝。主刀醫師陳某竟是陜西一家公立三甲醫院的腎移植科醫師;手術“團隊”純屬草臺搭班,主刀醫生只是主治醫師,唯一的麻醉師僅是西安一家民營醫院的麻醉醫師助理,沒有單獨實施手術麻醉資質;每次移植收費在17萬元至36萬元,付給供體的僅3萬多元;兩男子出賣自己腎臟后,還“入伙”承擔起術后看護工作,每臺術后看護每人可獲益2000元。
此案庭審現場并未當庭宣判,但鄧某等11名被告當庭表示認罪。
辦案人員介紹,這一團伙出賣器官已形成相對固定分工:只有中專文化程度的鄧某是團伙頭目,負責租賃私房用作手術室,并購買手術器械、藥品;陳某擔任主刀醫師,在麻醉師彭某、手術助手姚某和兩名護士協助下實施腎臟移植手術;另有6人分別負責上網聯絡、租車接送、術后看護。
人體器(亓)官來源稀缺,需求旺盛,是器官販賣在部分地區猖獗的主因。中國紅十字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約有30萬各種臟器衰竭患者登記器官移植,每年可完成器官移植手術約1萬例,供需比為1∶30。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移植中心主任醫師王彥峰說,應加大對參與器官買賣移植的醫護人員的處罰力度,一旦查實立即吊銷行醫資格,從嚴從重判處刑期。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