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媽媽集市”非法銷售境外藥品,引起了許多讀者和有關部門的關注。近年來,境外藥品和保健品受到越來越多福州市民的青睞,福州也有不少專業“海淘族”,他們更相信境外藥品和保健品,排斥國產商品。雖然境外藥品和保健品憑著坊間“療效好,副作用小”深入人心,但質量、安全問題也一直受到質疑。據了解,大多數通過網絡代購、旅游購買、托人購買的大部分境外藥品和保健品,均未在國內進行注冊和認證,屬于非法進口的商品。
這些“海淘族”青睞的境外藥品和保健品,質量是否有保證,如何辨別真偽,使用時要注意哪些事項?本期《十方健康》周刊邀請我省權威醫生、營養專家和藥監部門為讀者一一解讀。
市場調查
境外同種藥品保健品價格懸殊真假難辨大部分境外藥品和保健品,都沒有通過正規貿易渠道在市場上銷售,“海淘族”都是如何購買的呢?此前,部分市民選擇到“媽媽集市”購買境外藥品和保健品,不過經本報記者和相關部門調查,該集市上的境外物品屬于非法銷售。而連日來,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這個途徑并不是“海淘族們”購買境外藥品和保健品的主要途徑。記者從一個擁有300多人的親子群中了解到,該群里的七成家長都青睞境外藥品和保健品,目前也都有在使用,獲得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旅游時購買、托在境外的家人、親戚、朋友購買,托人購買占了90%,購買的藥品和保健品有日本、中國香港、新加坡、泰國以及非洲國家。此外,記者在淘寶上搜索發現,僅中國香港、日本、泰國、越南的藥品就有幾百種,有的藥品一個月銷量達到2000件,包括兒童內服藥、成人口服藥片、外傷藥水和藥油等。而保健品多數來自歐洲,包含營養補充劑、具有保養功效的某些產品。而同種藥品或保健品,就有一二十個不同商家在銷售,銷售價格有的相差幾元,有的相差幾十元,難辨真假。在上述親子群中,不少家長說,購買的境外藥品基本上都是一些兒童常用藥品和成人外用藥。“我傾向于進口的,理念上比較認同,也感覺比較放心。”網名為“安安媽”的家長說,家里的境外藥品基本上孩子用的,不過內服的藥品還是比較謹慎,使用前會先試用。“安安媽”說,這些境外藥品價格再高也會買,為了孩子,還是更愿意傾向進口的。
但也有部分家長持反對態度。網名為“達媽”的家長認為,有些家長過分相信進口的東西,她說如猴棗散、保嬰丹,含鉛量都太高,孩子也不能隨便吃。網名為“一土”的家長則表示,是藥三分毒,無論是境外藥和國產藥,一樣存在副作用。
專家說法
“海淘”藥品也存在異常副作用國外藥品和保健品不一定適合國人
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兒內科主任醫師林東如介紹,在臨床中也經常碰到不少家長詢問,關于給孩子使用從國外購買的進口藥品的相關問題,家長們普遍認為這些進口藥品副作用比較小。林東如表示,如果是正規渠道進口到國內的進口藥品,有一部分進口藥質量和療效確實會比國內生產的同種藥品要好,副作用也相對較少。不過,對于“海淘”的進口藥品,由于普通消費者本身對藥品成分、適應癥、適用人群、療效等各方面都不了解,如何使用或如何控制劑量,也存在問題。此外,通過正規渠道進口到國內的藥品,都有經過嚴格的把關和臨床試驗,安全性有一定保證。而不正規途徑購買的進口藥品存在安全隱患,如過敏等異常反應,且大部分藥品都要經過肝臟、腎臟代謝,如果服用量沒把控好,風險就更大,因此使用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異常反應。福建省福州兒童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黃強增介紹,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藥典,對于藥品的工藝、藥效、配方等都有自己的標準。黃強增說,一些歐洲發達國家對藥品規定較嚴格,各項標準也定得高,安全性相對高;如果是一些東南亞小國家,標準可能會比國內還低,一些中成藥還存在鉛、汞等重金屬超標的可能,長期服用會引起中毒。福建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保健醫學系、環境與健康研究所食品功能評價研究室主任林文庭介紹,普通的保健品還好,如果是有針對某種疾病的保健品,就存在較大的風險。林文庭說,保健食品不是普通的食品,每個國家的都有其自己的特點,是依據其本國人的體質、營養狀況而制定生產的,其中對于營養素的標準,三大營養素和能量需要量的界定就存在量的不同,因此對于中國人特有的體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隨便選用不一定科學。林文庭建議“海淘族”,首先要先辨別不同類型的保健食品,是否有相關的注冊和認證。其次,如果是單純的營養補充劑,嚴格按照說明書正常服用食用風險比較小;如果是針對某種疾病的保健品,如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使用不當還可能產生副作用,因此要看清其成分、適應癥等,切不要隨便服用。
部門反饋
代購或“海淘”的商品也有假療效特別好的中成藥品或添加非法成分
福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越來越多的市民青睞境外藥品和保健品,其實都是心理因素和觀念在作祟,實際上旅游地和境外商店也存在銷售假藥的可能。該負責人說,“海淘”的藥品或保健品,即便有OTC標識,也是非法渠道進口的藥品,在國家食品藥品管理總局官網上查詢不到,因此無法辨別真假。而境外藥品和保健品都是外文標識,即便是有中文簡單標識,也存在翻譯過程中的誤差,是否存在質量問題、臨床試驗效果、不良反應如何均無從知曉,一旦出現不良反應,不能在國內相關部門投訴受理,個人權益也沒有任何保障。該負責人還說,有部分境外藥品藥效快又好,有可能是添加了非法添加成分。此前該部門就查處了一批正規渠道進口、在國內有售的新加坡頭痛片,雖然標注是西藥,療效特別好,但經檢驗部門檢驗,發現添加了一種非法添加成分的中成藥。該負責提醒,如果從境外購買療效特別好的中成藥品,同樣存在非法添加一些禁用成分的可能。此外,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批準銷售和使用的藥品,都要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注冊認證,如果沒注冊就可以認定為假藥,目前有眾多藥品無論在國內或國外都是不允許使用的。“現在各種網絡假藥品種多,商家常以各種低價格、高療效為噱頭銷售,消費者往往覺得買到便宜的東西,但真假沒有保證。”該局稽查處的相關負責人提醒,對于一些非法渠道購買的境外藥品和保健品,使用要謹慎。
Tip
小貼士如何辨別真假境外藥品
福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般情況下可以從藥品的外包裝、說明書、藥品外觀質量等方面,識別假劣藥的藥品。
1.從批準文號上識別。藥品批準文號必須在成品包裝上予以清晰表明,沒有取得批準文號生產的藥品或未在藥品包裝上注明批準文號的藥品為假藥,如果是進口藥品也必須要有允許進口的文號。2.從標簽或說明書識別。按國家規定,藥品的標簽或說明書應印有批準文號,注冊商標、生產企業、產品批號、藥品品名等,如印刷不規范,項目不齊全,應視為假藥。
3.從藥品有效期上鑒別。藥品有效期分為有限期和失效期,有效期指藥品在規定的儲藏條件下質量能符合規定的時間,失效期是指藥品從生產之日起到規定的有效期滿的時間,凡是超過這個時間的為劣藥不能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