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艾滋病傳入中國的第30個年頭。北京市地區艾滋病疫情增幅放緩,但防控形勢日益復雜——96%的新發艾滋病感染是經性傳播;青年學生和老年人成為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男男同性行為感染率居高不下,今年達到7%,明顯超過世界衛生組織認定5%(艾滋病)高流行水平。
開篇數據來自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昨日發布的2015年(1-10月)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報告。
染艾高危人群日益復雜,艾滋病傳播途徑日益“隱秘”。這樣嚴峻的防控形勢,促使政府的艾滋病防控策略也在積極調整,防艾手段日益多樣化,更趨靈活,并逐漸接納、認可,直至激勵、扶持扎根于高危人群,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群體的草根防艾組織。
基于已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中,發現時間普遍較晚,疾病負擔較重的疫情特點,下一步,“早發現、早治療”成為北京艾滋病防控大局中,政府與民間防艾組織的結合關鍵。
1985年,北京報告全國首例艾滋病病例,截至2015年10月31日,累計報告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共18399例。
2015年1-10月,北京新報告艾滋病病例3181例,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5%,全市現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13106人。
目前,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整體處于低流行水平,雖然年數字仍在上升,但增幅減緩。
性傳播已成為北京艾滋病流行的絕對主要渠道,2015年新發疫情中,因“性”感染者達到96%。
性傳播中,疫情形勢日益復雜。一方面,老年人、青年學生感染人數明顯上升。2010年1-10月,北京新報告艾滋病感染者中,60歲以上老人僅為22人,今年同期,這個群體的感染數字上升為101人。另一方面,男男同性性行為導致的艾滋病感染率,連續幾年超過5%的高流行水平,今年達到7%。
■ 個案
“主要考慮檢測試劑是否有效”
今年5月份,25歲的蘇逸(化名)在網絡搜索相關檢測產品時,瀏覽到了一個公益項目的負責人發出的一條可以免費領取檢測試劑的微博,之所以會主動在網上搜索檢測相關信息,蘇逸告訴記者,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他發生了一次沒有保護措施的同性性行為,他知道這種行為有一定的潛在危險性,“可能當時腦袋一熱,就沒想太多。”
事情發生后沒多久,蘇逸就開始在網絡上搜索一些相關的檢測工具。搜索到前述微博內容后,蘇逸按照流程,在填寫了一些相關信息后,不久便收到了快速檢測試劑。
其實對于男同之間的艾滋病毒傳播、感染情況,蘇逸有所了解,他告訴記者,在周圍的群體中,大家一般都知道一些相關內容,他開始每兩三個月會主動進行一次檢測也是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
以前,他也在其他電商平臺搜索、購買過相關檢測產品。“我在網店搜索的結果顯示,檢測試劑的價格差異很大,從幾十塊到一兩百都有。”蘇逸告訴記者,平均一百元左右的試劑,對他來說不構成經濟負擔,他更多的考慮在于試劑的有效性,“價格差異這么大,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有效。”
之所以會相信前述微博的內容,蘇逸告訴記者,他覺得是有關部門和公益組織支持的項目,試劑的有效性應該有所保障。蘇逸也從周圍朋友口中得知,艾滋病窗口期(從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到血液中產生足夠量的、能用檢測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之間的時期)大約在1-2個月,他也聽從了項目工作人員的建議,基本每兩個月會領取一次,自行在家檢測。從今年5月份第一次領取,他已領取了兩次。
■ 防控措施
普及安全套使用服務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檢測
針對復雜的疫情形勢,北京市的防艾策略也日益完善,注重“植根”高危人群,貼近他們的健康需求。
首先,通過免費派發,在高危性行為人群中推廣安全套使用,目前,這個比率已經提高至80%左右。來自北京市疾控部門的估算,針對男男性行為人群推廣安全套的措施,每年在北京地區減少約800例該人群的新發感染。
同時,為全面落實艾滋病早發現策略,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和疾控中心全部具備艾滋病檢測能力,9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艾滋病快檢服務。2015年,全市360萬人次接受了艾滋病檢測,陽性發現率為0.88‰。北京艾滋病晚期發現比例一直維持在20%以內的國內較低水平。
為動員隱蔽的高危人群接受定期艾滋病檢測服務,石景山區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還開展了艾滋病尿液匿名檢測試點,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篩查陽性率達到22%。同時,北京市衛生計生委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扎根于高危人群的草根組織參與防艾工作。今年,艾滋病高危人群動員檢測量較2010年提升了150%,顯著提高艾滋病感染者早期發現力度。
■ 防控探索
新媒體防艾平臺免費領檢測試劑
讓蘇逸可以自行在家檢測的愛易檢,是國內首個面向(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和社會公眾提供免費檢測、咨詢、行為干預、治療申請等服務的新媒體防艾平臺,得到了國家社會組織參與艾滋病防治基金(以下簡稱“社會組織防艾基金”)經費支持。
記者了解到,愛易檢服務平臺是北京同直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地理位置信息服務的VCT(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促進軟件,通過微信關注公眾號及下載APP的方式,均可以使用該平臺提供的服務。
具體來說,使用者進入微信公眾號或APP,既可查詢到距自己最近的檢測中心(醫療機構、CDC、藥店)、檢測員(流動,類似uber的服務模式),還可以網絡申請免費領取檢測試劑,并且可根據檢測中心工作時段預約檢測服務,服務人員在接到預約申請后可以選擇可提供服務的時間與預約顧客確認,并在預約顧客到達后提供咨詢與評估及檢測服務,檢測完成后可將受檢者的檢測結果保存到該顧客的檔案中,供受檢者在未來查詢(查詢結果需憑借檢測服務機構提供的用戶名及密碼登錄)。
最大限度保護受檢者隱私
檢測結果呈陽性的顧客會被快速轉至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或定點抗病毒治療機構進行確診及開始抗病毒治療工作。
蘇逸覺得,這種通過線上填寫信息,線下自行檢測的方式很好地保護了他的隱私,“我在線上也不用填太多信息,另外,我也不用專門抽時間跑到某個固定的檢測機構去,我在其他機構做過檢測,有時候大半天的時間就搭進去了,而且感覺自己沒有隱私。”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