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的致殘性疾病之一,明確卒中的危險因素對卒中防治十分重要。既往有許多研究評估了飲食蛋白質對卒中風險影響,但其研究結論并不一致。比如,有研究表明,中等程度攝入動物來源的蛋白質可降低卒中風險,而大量攝入動物來源蛋白,比如紅肉等則可增加卒中風險。
為進一步明確飲食蛋白類型與卒中風險之間的相關性,來自德國的學者 Haring 等進行了一項研究,旨在通過一項大型的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明確飲食來源的蛋白質與卒中以及靜止性腦梗死之間的相關性。
該研究表明總體蛋白攝入與卒中風險無關,但紅肉蛋白攝入顯著增加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該研究發表于近期的 Stroke 雜志中。
該項名為社區人群動脈粥樣硬化風險(ARIC)研究納入了 11601 例成人受試者,其基線時平均年齡為 45~64 歲,且不伴有糖尿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在研究基線以及隨訪 6 年時,采用驗證過的食物頻率問卷評估所有受試者日常飲食來源的蛋白質攝入情況。
通過醫院出院時病例記錄以及醫生的判定來明確這些受試者中散發的卒中發生率。從 1993 年至 1995 年,以及 2004 年 -2006 年間對 653 例受試者進行頭顱磁共振成像檢查。使用 Cox 比例風險模型以及 logistic 回歸進行統計分析。
在平均為期約 23 年的隨訪中,發生了 699 例卒中事件。通過多元回歸分析表明,總體蛋白攝入、動物蛋白攝入以及植物蛋白攝入均與卒中風險無顯著相關性。但紅肉的攝入與卒中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尤其是缺血性卒中。
隨著紅肉攝入量的增加,卒中的風險比(HR)顯著上升;根據攝入量分為從少到多的 5 類,其 HR 值分別為 1、1.3、1.44、1.33、1.47。沒有發現飲食來源的蛋白與靜止性腦梗死之間的相關性。同時,研究還發現加工過的肉類攝入與卒中風險增加相關,大量攝入低脂乳制品、魚類及海鮮與卒中風險降低相關。
該研究結論表明,紅肉的攝入可能增加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而飲食來源的蛋白質與靜止性腦梗死之間無顯著相關性。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