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公司開會時,42歲的劉先生打開電腦,突然發現自己的眼睛和手不聽使喚,想站起來卻一頭栽倒在地……讓他中風的罪魁禍首,竟然是他的心臟。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來認識下導致中風的另類殺手——“房顫”吧。
易忽視:每6個中風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
“我接診過不少四十歲左右的中風患者,主要癥狀是言語不清、頭暈、身體無力,進一步追究才找到病根,是心房顫動在作祟。”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立安介紹:“很多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房顫,是在中風后,才被診斷為房顫。”房顫的全稱是“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之前發生在劉先生身上的狀況就是房顫導致的血栓阻塞了腦血管而引起“中風”。中風是腦卒中的俗稱,指因各種腦血管病變而導致的急性腦功能受損的總稱。目前,腦卒中是我國第一位致死病因,城市高于農村,更重要的是,腦卒中呈年輕化趨勢,近半中風患者是中年人。
據調查,每6個卒中患者就有1個是房顫患者。黃立安指出:“房顫患者發生中風的風險比平常人會提高5倍。由于房顫癥狀隱匿,不明顯,不少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或及早診治,長期忽視就容易引發腦卒中。”
需重視:房顫引發的中風更可怕
房顫怎么引發中風呢?黃立安解釋說:“正常情況下,心臟收縮和舒張是協調一致的。但心房顫動時,心房收縮功能大幅下降,心房中的血液因此瘀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脫落,就可能隨著血液進入腦部血管,堵塞在血管狹窄處,阻斷供血,造成中風。所以說房顫是因,中風是果,血栓形成是罪魁禍首。”
腦中風包括缺血性腦中風和出血性腦中風,絕大多數中風是缺血性的,其中有近兩成缺血性中風是由心房顫動而引致。黃立安指出:房顫導致的缺血性中風比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風更加可怕,由于栓塞面積更大,合并疾病更多,且病發突然,使它呈現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復發率的“三高”特征。
我國房顫抗凝治療率僅為10%,這是2010年全球性房顫注冊的調查數據,也就意味著,有9成房顫患者沒把房顫當回事。“這同心血管病醫生的臨床經驗基本相符,”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介紹,在接受抗凝治療的患者中,僅有36%的人群達到安全且有效的治療范圍。
對于我國目前約800萬的房顫患者來說,不把房顫當回事,最直接的后果是使腦卒中風險增加5倍。房顫所致的卒中不僅能顯著增加致殘率、增加卒中復發危險,還會增加卒中的死亡率,后果比非房顫引發的卒中更嚴重。
別輕視:抗凝治療可有效預防卒中
現在常用的抗凝治療藥物是華法林,華法林使用局限性較大,需要患者定期驗血,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來將劑量調整到有效且安全的范圍內,同時服用華法林,也會與其它很多藥物和食物之間相互作用,這使得很多患者難以堅持用藥,抗凝的有效率也就低了。黃立安提醒,采用傳統抗凝藥物華法林時,需要根據患者的食物和藥物調整劑量,首次服用2-3天內必須抽血監測INR(國際標準化比值),如果劑量調整不好,可能影響抗凝療效甚至增加出血風險。 胡大一說,只要正確掌握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按要求定期監測凝血功能,抗凝治療的好處遠超過出血等并發癥的風險。并且現在已有新型抗凝藥物上市,新抗凝藥物用法簡便,不需常規監測凝血指標,也較少受食物和其他藥物影響。所以他呼吁,廣大醫務人員應提高對房顫和抗凝治療的認知,合理使用華法林和新型抗凝藥物。
據悉,許多食物和藥物會影響華法林的INR。食物如葡萄柚、芒果、魚油、綠葉蔬菜、花菜、甘藍、胡蘿卜、蛋黃、豬肝、綠茶、豆奶和海藻等。藥物有廣譜抗生素(頭孢唑啉、紅霉素等)、阿司匹林、磺胺類藥物、胺碘酮、甲硝唑、西咪替丁、丙咪嗪、甲狀腺素、布洛芬、苯海拉明、口服降糖藥、利福平、卡馬西平、人參和西洋參等。“廣東人喜歡用中草藥煲湯,如果在服用華法林,尤其需要注意。”黃立安介紹,現在已經有達比加群酯等新型口服抗凝藥上市,無需頻繁驗血監測,比較容易堅持治療,不過價格也比較貴。
另外,專家還提醒,在規范抗凝治療的基礎上,改變生活方式對于房顫患者遠離中風也會有幫助。如戒煙、戒酒、避免飲用有咖啡因的飲料,經常監測自己的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遵從低鹽和低脂的飲食習慣等,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杜絕不良生活方式。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