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大網絡傳言登上謠言榜
“吃小龍蝦等于吃垃圾”、“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黃鱔養殖添加了避孕藥”……坊間流傳的這些說法其實都是謠言。中國食品辟謠聯盟今天公布第一期食品謠言榜,經相關協會和聯盟專家團審核,5個網絡謠言入榜。
謠言1
瑪卡是“壯陽神藥”
辟謠: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授張才喜表示,瑪卡是一種十字花科的植物,與蘿卜同科。食用瑪卡對強腎保健、提高免疫力確實有益,但是否能提高性能力,目前沒有確鑿的研究。如果消費者食用后就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很有可能是非法添加了藥物成分。
謠言2
筆直的黃瓜都噴了藥
辟謠: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栽培與生理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于賢昌表示,直黃瓜、彎黃瓜都可在自然條件下生長形成。生長條件決定黃瓜彎直的比例,品種也有影響。溫光水肥等條件比較好,植株生長健壯,直黃瓜出現的比例多。在植株生育環境不好的前期,溫光條件不良,植株生長不健壯,或者后期植株早衰時,在黃瓜花上涂上濃度適宜的植物性激素氯吡脲可改善果實的生長狀況,也可減少彎黃瓜的比例,提高黃瓜的產量和商品價值。氯吡脲正常使用對人體無害。
謠言3
吃小龍蝦等于吃垃圾
辟謠: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鐘凱表示,小龍蝦是雜食動物,生命力很強,能在污染水體中生存,但餐館的小龍蝦基本上都是養殖的。除了外殼,小龍蝦體內的重金屬大多集中在頭部的鰓和內臟中,尾部并無太多重金屬,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不大。小龍蝦在美國已經吃了上百年,目前全球每年的貿易量超過30萬噸。
謠言4
豬肉出現鉤蟲
辟謠:中國肉類協會技術專家高級工程師張子平表示,豬的肌肉組織中不可能出現鉤蟲。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農業部畜禽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青島)主任王君瑋表示,在豬常見寄生蟲中,鉤蟲只寄生在豬的腸道內,無法到達肌肉組織,而且在肌肉組織中無法存活,更不可能看到活的蟲體。另外,寄生蟲不可能出現水煮不爛、油炸不熟、高溫殺不死的情況。
謠言5
黃鱔養殖添加避孕藥
辟謠: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質量與標準研究中心主任宋懌表示,在飼料中添加避孕藥喂養黃鱔的科學試驗顯示,一個月內,黃鱔生長速度比不用藥物的黃鱔快大約10%,但在一個月后開始大批死亡,死亡率高達50%以上。黃鱔的養殖生長周期一般都較長,如果在養殖中真的使用避孕藥,將會造成嚴重損失。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