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老人坐在家中慢慢變“癡”
判斷很簡單:讓他試著畫個鐘 預防也不難:常聊天多八卦
本報記者劉璇 通訊員高婷 張方方 楊敬慈
昨天是“世界老年癡呆日”。 “老年癡呆在60歲以上老年人中發病率為10%。”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肖勁松副教授告訴武漢晚報記者,保守推算,武漢至少有15萬“老年癡呆”患者。“遺憾的是,來醫院就診的人寥寥無幾。”
隨后,記者走訪武漢協和醫院、武大人民醫院、武大中南醫院、市一醫院、市中心醫院、市三醫院、市精神衛生中心近10家醫院發現,接診老年癡呆最多的協和醫院一年也只有200個病人,絕大多數醫院一年只接診二三十人。
武漢有25家三甲醫院,按此推算,一年因“老年癡呆”就診者不足千人。
溫順太婆脾氣突然變古怪
家住水果湖的程太婆今年63歲,一兒一女都已經成了家,在街坊眼里她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和能干人。
老伴去世得早,她一直跟兒子住在一起。兩年前,兒子媳婦發現她像變了一個人:炒菜時放作料經常“失手”,做飯時電飯煲總是忘了摁,出門不記得關門,爐子上燒著水燉著湯她跑出去買菜了……更讓他們受不了的是,經常為一點小事她就開罵。“家庭戰爭”不斷升級,兒子決定把母親送到妹妹家暫住。
哪知住了不到半年,女兒女婿也大呼“受不了”。“怎么人老了,脾氣變得這‘拐’?”兩兄妹一商量,給母親買了套房子讓她單獨住,隔段時間去看看她。
上個月,女兒去探望,一進門就哭了:老人起夜時滑倒了,躺在床上已經兩天了。“你怎么不跟我們打電話啊?”女兒又是心疼又是埋怨。程太婆告訴女兒,開始準備打電話的,可是怎么都想不起來電話號碼了。女兒這才意識到不對,趕緊帶著母親找到了中南醫院神經內科。一系列檢查后,確診老人患有老年癡呆,已經比較嚴重了。
肖勁松說,程太婆原來能做好的事情突然做不好了,說明生活能力下降,性格和行為上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以為人老了,脾氣壞點,做事不利索是正常的。等到察覺不對再上醫院,往往很嚴重了,醫生也沒辦法。
就診者不足1% 早期易被忽略
武大中南醫院是武漢最早開設“記憶門診”的醫院,肖勁松是主要坐診專家之一。“我們醫院面對全省的病人,一年下來也只能接診四五十人。”他坦言。
協和醫院神經內科2008年也開設了“記憶門診”,是目前武漢規模最大的老年癡呆專病門診,以湖北省內病人為主。“我每周接診的病人都是個位數。”該門診負責人梁直厚副教授告訴記者,老年癡呆疾病的臨床治療用藥只有3種,他每年都會對醫院的藥品銷售情況進行統計。“能正規并堅持接受治療的老年癡呆病人還不到200人。”
梁直厚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武漢60歲以上老人有150萬人左右,老年癡呆發病率為10%,由此推算,武漢目前至少有15萬的老年癡呆病人。“各大醫院加起來一年新接診的病人也不到1000人,連1%都不到。”
肖勁松研究老年癡呆癥多年。他分析認為,大家不來醫院主要是輕度的老年癡呆沒有引起家人重視。
除了老年癡呆的早期表現容易被忽略,梁直厚認為,藥品治療效果不好和治療費用高也是大家放棄治療的主要原因。
判斷老年癡呆可“畫鐘測試”
很多人會把老年癡呆當成是老人的一些正常表現。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老年癡呆專家譚來勛副教授說,上次遇到一個68歲的婆婆,開始是經常找不到東西,家人覺得她是年紀大了,健忘;后來,老人把外面的垃圾撿回家,家人認為是節儉,她想把垃圾積攢到一起賣,也沒有放在心上;直到最后,老人經常半夜跑到女兒房間里大小便,這才覺得老人有問題,帶她來看病。
“其實,老年癡呆和老糊涂很好區分。”譚來勛介紹,老年癡呆的人最早出現的就是記憶力下降,只要和同齡人比,有明顯的不正常,就應該引起警覺。這種人往往伴有生活能力下降、性格的突變和精神行為的異常。比如原來他能做的事情現在做起來有困難了;出現不檢點行為,比如隨地大小便;還有很多老人有囤積病,比如會到外面撿垃圾;有的還會出現妄想癥,妄想著老伴跟他人有私情,會跟蹤老伴、打老伴等。
梁直厚表示,如果發現家里的老人反復問同一個問題,反復說同一件事情;總買一些不著調的東西或是他以前從來都不會買的東西;經常弄不清楚時間,家里人的電話、名字都記不得了;不知道怎么花錢,算不清楚賬;吃藥也吃不清楚了,不會坐車了,這些都是在提示他可能老年癡呆了,應該盡早就醫。
肖勁松有個很簡單的方法來自測老年癡呆:讓老人做“畫鐘測試”。拿出手表先讓他說出幾點幾分,再在紙上畫出一個閉合的圓,寫上12個數字,以及長短針指向。有老年癡呆的人,肯定會畫錯,嚴重的人可能連圓都畫不了。
“這就是認知功能的喪失。”他說,很多患病的老人從表面上看跟正常老人毫無差別。但你要是問問他現在是什么年份、幾月幾號、什么季節、家在哪里,隨便挑一個問,他多半答不出來。
鼓勵老人常聊天多八卦
肖勁松告訴記者,雖然目前老年癡呆不可逆轉,但是越早干預,越能延緩癡呆的發展進程。“有個武漢大學的教授,老伴發現他記憶力變差,算賬也有點問題后,馬上意識到不對,就帶他上醫院,檢查后確診是早期老年癡呆。到現在已經治療了6年,老人現在一個人可以上街買菜,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梁直厚坦言,目前,醫學尚未發現可有效預防老年癡呆的方法。不過,家人可多鼓勵老人多參加社會活動,多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經常到戶外去鍛煉身體,多說點家長里短的事情和別人的八卦,打麻將、下棋、聽音樂、讀書看報等都可激蕩腦力,都能刺激神經細胞活力,盡量少讓老人窩在家里看電視。
在飲食上,不妨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谷類、麥類。蔬菜中芹菜、黃花菜都有益于大腦的健康保護。蘋果等富有維生素的水果也是被推薦的食品。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大豆類制品、磨菇。卵磷脂是神經細胞代謝修復的重要物質。以及各類堅果,如花生、核桃、松子、榛子、葵花籽也含豐富的亞油酸,對神經細胞有保護作用。
邱昕提醒說,門診觀察發現,很多早期老年癡呆病人在遭遇家里比較大的變故后,會突然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子女在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老人的變化,盡早就醫。對于年輕時生活比較辛苦,經歷比較坎坷的老人,上了年紀以后,子女一定要給他找些事情做,讓他多和外界接觸。近兩年,門診中血管性癡呆的發病率上升很快。這種癡呆往往發生在中風之后,只要按醫囑吃藥,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焚|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