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患者在用藥時,常會留意到一些藥品的說明書上會寫上這么一句:“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尤其是有些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對用藥期間醫生開出的肝腎功能化驗單,頗不以為然,認為不過是多此一舉罷了。殊不知,肝、腎等器官在藥物代謝過程中擔當著“重任”,極易受到藥物的損害,如果不當用藥,甚至可能會產生比不用藥更為嚴重的后果。
愛護你的“人體清潔站”
肝臟、腎臟是人體分解、代謝和排泄藥物的主要器官,常號稱“人體化工廠”“人體清潔站”。那些水溶性、相對分子質量小的藥物,可直接經腎臟由尿液排出體外;而那些脂溶性、相對分子質量大的,則必須在肝臟分解、轉化為水溶性代謝物,使相對分子質量大的變為相對分子質量小的物質,再經腎臟由尿液或隨膽汁經腸道排出體外。腎臟在對藥物的攝取、轉運、蓄積和排出的過程中,也是密切接觸藥物分子,正是因為肝、腎承擔著如此重任,才極易受到藥物的損害。這就是許多藥品都注明“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的原因,一些藥物在用藥過程中進行肝腎功能檢查也是十分必要的。
肝腎損害可防范
研究發現,許多藥物導致的肝腎損害都是由于不良的用藥習慣所致,也同樣是能夠防范的。
老年人、有肝病史、長期酗酒者、兒童、孕婦或極少數特殊體質人群是藥物性肝損害的易發人群。該人群在用藥期間容易誘發較為嚴重的肝損害,且絕大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僅發現轉氨酶升高等部分指標異常。所以該人群在用藥時,最好每兩星期至1個月查1次肝功能、尿常規,防患于未然。
避免過量、過頻等濫用藥物的行為,不隨意增加劑量、延長療程或不規則用藥。生活中,人們患了感冒后常自行服用抗菌藥、退燒藥,但很多人就是因為服用感冒藥而導致急性腎損傷。藥物的代謝和排泄也依靠腎臟進行,而藥物分子量大小、脂溶性、蛋白親和力會影響到腎的代謝,容易形成積聚。在腎臟的過濾工序中,一旦藥物反復、長期積聚在腎中,容易引發腎損傷。過量、過頻等濫用藥物的行為,會導致體內藥物濃度過高,甚至在腎臟內發生結晶、免疫復合物沉積等,從而影響腎功能。由此可見,濫用藥物是導致藥物性肝腎損害的罪魁禍首。
慎用腎毒性較大的藥物。很多常用藥物都具有腎毒性,像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和一些感冒藥,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害。而最常見的腎毒性藥物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非甾體抗炎藥(解熱鎮痛藥)、抗腫瘤藥物、利尿劑、造影劑等。近年來,少數中藥也被證明有腎毒性,它們包括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等。因此腎功能有缺陷的人,在選用中成藥或中藥湯劑時一定要看清藥物成分。避免服用中藥偏方及不知成分的中藥制劑。對于老年人,應盡量避免使用和接觸對腎臟有毒害的藥物或毒物,若屬意外服用或接觸應及時發現,盡早治療。
謹遵醫囑。為了避免或減少發生藥物性肝、腎損害,首先應做到醫患之間的密切配合,患者應將自己的有關病史、藥物過敏史告訴醫生。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同時細致觀察自己原有疾病的癥狀有無變化。患有慢性疾病需長期使用經肝臟代謝的藥物者,應注意適時更換品種,因為體內藥物代謝酶的耗竭可使藥物大量蓄積而產生毒性。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所謂的“保肝藥物”名不副實,切莫盲目使用。
總而言之,只要醫患密切配合,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并嚴格執行醫囑,定期做肝腎檢查,是完全可以減少或避免發生藥物性肝、腎損害。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