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機收集到的數據判別一人是否有抑郁癥的精確度可以達到87%。
我們大多數人都十分依賴于自己的手機,而研究人員正試圖從這一依賴中找出關乎健康的信息,包括心理健康。事實上,發布在《醫學互聯網研究雜志》上的一項新的小型研究表明,對于抑郁的判斷,你的手機甚至比你的自我評估還要準確。
“我們發現在手機上花費時間越久的人越有可能變得更抑郁”該項研究的聯合作者戴維·莫爾(David Mohr),即美國西北大學范伯格醫學院行為干預技術中心的主任說道。研究人員也發現宅在家里的時間過久也與抑郁有聯系——而且類似的手機數據判別一人是否有抑郁癥狀的精準度可以達到87%。
西北大學研究人員從克雷格列表(網站)上招募了28名年齡在19歲至58歲的志愿者,并且在他們的智能手機中安裝了位置和使用情況的監控軟件。在研究開始時,他們做了一次標準的問卷調查,測量抑郁的癥狀。問卷結果表明50%的人有抑郁癥狀。在為期兩周的時間內,他們的手機每天詢問幾次他們的心情狀況,并且每5分鐘追蹤一次GPS定位信息。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同時也是范伯格醫學院預防醫學的博士后及計算機科學家索伯·賽博(Sohrob Saeb)說,研究人員收集到的手機數據極其豐富,包括:參與者每天去幾個地方,在每個地方所呆的時間,以及他們使用手機的頻率。之后研究人員將這些客觀的數據與他們抑郁測試的分值進行對照。
研究人員希望找到的是客觀的行為標記(如:人們去的地方以及他們改變地方的頻率)與抑郁測試分值之間的聯系。這種從手機中獲取數據的方式就可以有效地追蹤抑郁癥狀,而不需要用戶一定要表達出他們的感受,因為后者在抑郁治療中通常都是一個阻礙,莫爾說道,他研究抑郁癥已經二十年了。“幾乎每次都會出現的一件事就是人們不會回答問題,”他說:“然而在app上,他們將回答幾天的問題,直到對此感到厭煩。”
事實上,莫爾和他的團隊在這些客觀的標記與抑郁癥之間發現了很強的相關性。手機數據甚至比用戶回答的用于預測抑郁結果的日常問題還要有效。摩爾說:“傾向于每天只在一兩個地方呆很久的人,比如那些只呆在家里或者去上班然后就回家的人,抑郁分值更有可能變得較高。”人們什么時候外出活動也很重要。他們發現,那些有著固定生活模式的人不容易得抑郁癥。“這一發現與臨床研究不謀而合,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通常有心理疾病的人,他們的生理節律通常也會紊亂。”莫爾說:“通常我們只關注睡眠與活動,但是在這兒我們也通過地理空間關注他們的生活。”在人們感到抑郁時,他說,他們的心情通常會使他們推遲安排。
同樣,抑郁的人每天使用手機的平均時間為68分鐘,然而沒有抑郁癥狀的人只有17分鐘。軟件只是跟蹤他們有沒有在用手機,而沒有跟蹤他們用手機做什么。不過研究人員仍然認為人們的抑郁程度隨手機的時長而增長。“在人們感到抑郁時,我們會發現人們傾向于開始逃避他們不得不完成的任務或事情,尤其在他們不舒服的時候,”莫爾解釋道。“使用手機,登陸使用app就是一種分散注意力的方式。”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