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草莓能致癌,“隔夜西瓜”不能吃,涼熱水勾兌的“陰陽水”助排毒……五月天,盛夏近,網絡上紛紛擾擾的科學流言也暗自轉入“夏季模式”,一條條看似貼心的網絡提醒層出不窮。昨天,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等多家機構聯合發布了5月“科學流言榜”,許多編撰得頭頭是道的“生活常識”,只是毫無根據的危言聳聽。
①草莓農殘超標可能致癌?
流言:草莓種植過程中會使用乙草胺,而乙草胺被列為二類致癌物,長期大量食用可能會致癌。再加上相關檢測數據“言之鑿鑿”,廣大消費者對草莓望而生畏。
真相:乙草胺是一類苯胺類除草劑,在中國只允許在糙米、玉米、大豆、花生和油菜籽中檢出,殘留量限定也比美國標準更低。正常情況下,種植草莓是用不到乙草胺的。因為,乙草胺對禾本科植物更加有效,但如果用在草莓種植中,直接影響產量。而且,草莓種植通常是前一年的8月底開始,來年元旦前后結果,一直采收到五月底。漫長的生長周期,遠遠超出乙草胺的殘留期,消費者根本不可能購買到乙草胺殘留量超標的草莓。而且,乙草胺也算不上劇毒,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美國國家毒物學研究項目中,均未將乙草胺列入可疑的致癌物清單中。
②爆裂西瓜嫁接西瓜不能吃?
流言:夏天到,又是吃瓜好時節。讓人煩惱的是,西瓜“流言洶洶”:“爆裂西瓜多用膨大劑”、“西瓜注射增甜劑”、“嫁接西瓜不能吃”……人們不禁要問,還能不能好好地吃西瓜了。
真相:膨大劑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一類,在中國、美國、歐盟、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都有著廣泛使用,正常使用時對人體不會造成任何危害,但是不當使用(過量或是時機不對)會引起果實畸形;“打針西瓜”的流言年年有,其實無論對瓜苗還是果實注入了甜蜜素或胭脂紅,都無法進入植物的“體循環”,瓜果難以吸收,還破壞西瓜瓤組織,西瓜變得難以運輸和保存,對瓜農來說得不償失;嫁接西瓜是一種常用的農業技術,對人體是無害的,不僅我國廣泛使用,日本西瓜生產中嫁接育苗栽培占95%以上;至于隔夜西瓜,專家建議,切開的西瓜容易滋生細菌,再加上冰箱里不乏致病菌,所以不宜放置太久。如果放置時間超過4小時,最好削掉最上面的那一層再吃。
③防曬霜SPF值不宜超過30?
流言:夏日出行需防曬。但是,網上有種說法被紛紛轉載,即“SPF不能超過30,超過了對皮膚不好。所以,SPF越高的防曬霜,反而越便宜,就是這個道理。”
真相:SPF是指在同樣強度的太陽照射下,涂防曬霜后被曬傷的程度。理論上說,防曬霜可以減少到達皮膚里的紫外線數目,S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
“SPF不能超過30”的說法,源自我國《化妝品衛生規范》。在我國,防曬品按特殊化妝品來管理,防曬品的最高防曬系數不得超過SPF30,因此國內銷售的防曬產品SPF最高只能標注到30+。而在國外市場可以看到更高SPF值的產品。我國這么規定并非是因為SPF超過30就有損健康,而是基于亞洲人種和歐美人種膚質的不同。從實用角度而言,日常生活并不需要SPF值太高的產品。若在烈日下長時間戶外活動,最好選擇高SPF,并且光照穩定性好的防曬霜。
④涼熱“陰陽水”可排毒保健?
流言:“陰陽水”,聽說過嗎?網上盛傳飲水機開水與涼水兌后的水被稱作“陰陽水”。有人認為,喝這種“陰陽水”可能致人中毒,甚至致癌;還有人認為,喝“陰陽水”可以清腸毒能保健。
真相:冷熱水兌著喝,兌的是涼白開,大部分致病菌已被殺死,對健康無害;若兌自來水,則可能何如微生物或致病菌,引起不適。往熱水中添加飲水機里的涼水,飲水機的清潔和桶裝水的質量就很重要:清潔不到位,飲水機內部濾芯沒有按要求更換,水經過濾芯也會帶出很多細菌;桶裝水質量不過關,或者飲水機上直接用過濾桶過濾自來水,冷熱水交替,則可能會有害身體。
所謂“陰陽水”可以清腸毒、緩解便秘的說法并不正確。水進入人體,促進腸胃蠕動,可能產生排便欲望,這與“陰陽水”無太大關系。專家建議公眾盡量安全飲水,尤其是胃腸免疫力低的人,最好喝干凈的飲用水。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