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癥已成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面臨骨丟失風險的中青年人,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常務副主任王臨虹在5月15日舉行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質疏松防治)”啟動儀式上呼吁公眾提升對骨質疏松的關注和認知。
據悉,該計劃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中國記協聯合發起,惠氏制藥支持,旨在加強公眾走出對骨質疏松的認知誤區,有效防治骨質疏松,提高國人的骨質健康水平。
女性更易患骨質疏松性骨折
人體骨骼是動態的器官,身體會不停制造新的骨組織,而舊的骨組織會被分解及取代。通常在35歲前后,人體骨量達到峰值。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量開始流失且不可逆轉。
骨質疏松通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沒有癥狀,隨著人體骨質的逐步流失而出現癥狀,晚期大多數病人會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摔成骨折。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推進,骨質疏松已成為中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發布的《中國骨質疏松白皮書》,截至2009年,我國至少有6944萬人患骨質疏松癥,另有2.1億人骨量低于正常標準,存在骨質疏松的風險;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中骨質疏松癥總患病率為15.7%,而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和人口壽命的延長,這一比例還將逐步增加。
王臨虹表示,骨質疏松癥已成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女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為40%,高于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的總和;男性一生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性為13%,高于前列腺癌。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學會副主任委員夏維波教授指出,骨折是骨質疏松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死、致殘最常見的原因。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發表的一組數據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會發生一起骨質疏松性骨折,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會在50歲后遭遇一次骨折,20%的髖部骨折患者會在骨折后的6個月內死亡。
骨質疏松防治應從年輕時開始
決定骨量主要有兩個因素:峰值骨量和骨丟失率。夏維波教授表示,在青少年期盡量提高骨峰值,在成人期盡量減少骨丟失,是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方法。因此,骨質疏松防治應從年輕時開始。而面臨骨丟失風險的中青年人,更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夏維波教授特別強調說,絕經期后的女性及中老年人是骨質疏松癥的高發人群;此外,不良飲食習慣如酗酒、咖啡因攝入過多,也會使人體缺鈣,導致骨質疏松。這幾類人群應盡快到醫院進行骨密度測試,及時監測自己的骨質健康狀況。
補充足量鈣和維生素D3,為健康加“骨”勁
夏維波教授介紹,人體中的鈣有99%存在骨骼和牙齒里,鈣是決定骨骼健康的關鍵元素;而維生素D3能增強將鈣質主動運送到細胞的能力,從而減少補鈣過程中的的“鈣浪費”,有效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因此鈣質和維生素D3同補能達到更好的補鈣效果。
大家普遍認為,從日常飲食中就能獲取到足量的鈣質,但事實并非如此。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的結果,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與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薦攝入量相差甚遠,缺口高達600毫克。
如何才能科學、有效地補鈣?
夏維波教授給出的建議是,均衡膳食外,正確補充鈣制劑彌補鈣缺口,鈣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添加了維生素D3的鈣制劑就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除了攝入足量的鈣和維生素D3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量運動,多曬太陽,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都是預防骨質疏松及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