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廣州天氣變化快,日夜溫差大,濕重困生,各種呼吸道疾病、過敏性疾病“扎堆”出現。此時,如何順應時節,進行養生保健,進而預防疾病?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黃啟輝副教授指出,春季養生,重在養肝息風、養陽防風,而夏季養生應當重在養心安神、保健脾胃,食療的總體原則為“加甜減酸”。
黃啟輝指出,春夏之交,飲食上應當注意養陽。甜味食物入脾,此時不妨多吃大棗、山藥等食物,補脾益氣,祛濕養肝。而酸類食物則要少吃。這是因為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入肝、咸入腎,甘入脾,此時多吃酸,會使得本就偏亢的肝氣更旺,損害脾胃之氣。
寒涼的食物也不宜多吃,如冰淇淋、冷飲等,否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造成身體不適。一些溫補陽氣、有辛味生發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芥末等,適應春季生發的特點,不妨多吃。而去濕的食物,如淮山、芡實、赤小豆、鯽魚、豆漿等,能很好地祛除身體內濕氣,也可以多吃。
俗話說“春生夏長”,此時可以多補充蛋白質,如魚類、肉類,可以多吃豆類,選擇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預防口角炎。
夏日飲食以溫為佳,不宜過熱,過熱則傷氣,溫食宜助陽氣。入夏之后,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健助脾運的食物,如魚、蛋、奶、西瓜、黃瓜、冬瓜、玉米等,飲品可以選用綠豆湯、酸梅湯、金銀花茶、菊花茶之類。
夏在五行屬火,五味為苦,夏季適當食味苦之物如苦瓜、百合、菊花、苦丁茶等有解熱除煩、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欲、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功效,但過多食用味苦食物則會助心氣而傷肺氣,因為心火過則克制肺金。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