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群的疾病譜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慢性病健康的影響日益加劇,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中國居民健康的頭號公共衛生問題。專家指出,宏觀上缺乏重視是慢性病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23日,由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新疆醫科大學,以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衛計委等政學研用單位形成的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在復旦大學發布多項最新研究成果。
根據國家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按患病人數計算,1998年全國城鄉居民有12.8%的人患有不同的慢性病,到2008年上升到15.7%。65歲及以上人口的慢性病患病率達到了46.8%。研究人員據此估計,中國2.15億人患有不同的慢性病。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研究發現,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慢性病的負擔將會快速加重。對此,分中心首席科學家、南京醫科大學醫政學院陳家應教授表示,慢性病不僅影響患者的壽命,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并對家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陳家應認為,慢性病防治應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陳家應說,雖然慢性病的發生受不可變因素、行為危險因素和社會危險因素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但是,造成慢性病的主要共同危害因素就是膳食因素、缺乏體力活動以及飲酒和抽煙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他指出,慢性病的發生有規律可循。慢性病的發生是共同危害因素下的長期暴露所致的機體功能受限。
同時,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干預下,慢性病是能夠控制的。這位專家表示,慢性病防治針對慢性病發生、發展或惡化的不同階段,可分別采取病因預防、三早預防和臨床預防。據了解,當前世界發達國家多年的防治經驗表明,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為主的行為干預、病人治療管理和病人自我管理為核心的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慢性病的發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從而實現慢性病的有效控制。
陳家應說,中國快速發展的慢性病勢頭進一步凸顯:宏觀層面上缺乏重視是最主要原因。他表示,宏觀上重視并加強慢性病防治,政府責無旁貸。
研究結果表明,把預測與治理需納入常態、有效的干預措施以及人財物基本保障為慢病防治之必須。陳家應舉例,以慢性病中的高血壓防治為例,中心在全國10省168所省、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調查發現,高血壓防治工作質量達標程度僅為49.2%,工作數量總體完成程度僅為43.8%。而人財物基本保障的無法到位成為制約當前高血壓防制工作的主要瓶頸。
經測算,做好高血壓防治,尤其是社區基層的綜合防治工作,全國地級和縣級機構共需要配置人力3958人,需要增加22.2%;工作經費地級和縣級機構共需9.0億元,需追加投入4.6億元;儀器設備配置需要投入12.6億元,需追加投入9.1億元。陳家應指出,這樣的經費投入,對于有效防治高血壓這一人群健康的“頭號殺手”,是值得的,也是政府能夠承受的!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