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如今,帕金森病已成為僅次于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嚴重危害老年人身體健康的致殘性疾病。此外,帕金森病近年來還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三四十歲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
清遠市中醫院腦內科醫生成卓霖表示,防治腦動脈硬化是預防帕金森病的根本措施,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病人要積極治療。如果發現老年人有上肢震顫、手抖、“面具臉”、動作遲緩等帕金森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觀姿勢和表情可早期發現帕金森
因為經常頭暈,50歲的市民李姨(化名)去年10月找到成卓霖看病。成卓霖觀察到李姨有動作慢和“面具臉”的癥狀,了解后得知原來家屬抱怨李姨動作慢已經好幾個星期了,成卓霖建議李姨做帕金森的相關檢查。診斷結果印證了成卓霖的判斷:李姨確實患有早期帕金森。
成卓霖介紹,帕金森,即震顫麻痹,是一種發病率比較高的慢性疾病,尤其高發于老年人,平時見過一些老年人出現運動困難、面部表情麻木甚至肢體異動等現象就可能與患帕金森有關。“也許一般人看到老年人動作慢會認為是身體衰老引起的,但有經驗的醫生能夠從病人走路的姿勢,表情和動作三方面察覺出異常。這種異常體現在兩個不相符:一是癥狀與年齡不相符,二是癥狀與正常衰老的表現不相符。”
據成卓霖認為,如果能夠得到早期治療,效果會非常好。遺憾的是,能早期發現并接受規范治療的患者比較少,一般到肢體震顫的時候已經發展到中晚期了。
五六歲孩童也可能患上帕金森病
患上帕金森病與遺傳、環境污染、與毒物接觸、人口老齡化等都有一定的關系。男女發病比例相當,以50歲以上的患者較為多見。5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五百,6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就達到十萬分之一千左右,70—79歲人群的發病率更是達到高峰。
“年齡小的患者,最小的只有五六歲,這一般與遺傳、體內重金屬含量高以及飲食上攝入過多的添加劑等因素有關。”成卓霖說。
談到帕金森的預防,成卓霖強調,要從飲食、運動、避免與化學品接觸等方面入手,做好綜合防控。在飲食上,要改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喜歡長期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多攝入一些粗纖維的食物和其它清淡通腸的食物,如西瓜、香蕉等。盡量避免接觸有毒化學藥品,如殺蟲劑、除草劑、農藥、錳、汞以及有毒氣體等。工作中需要接觸這些物質的人群,要做好相關的防護。要加強體育運動及腦力活動,選擇變化較多、比較復雜的運動形式,比如多走走彎曲的石子路等。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