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病吃藥是常事,可是就在這常事中,許多人往往忽略了老年人吃藥的特點。什么特點?一是老人的病遠較中青年多,如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紊亂及肺炎等等,因而吃的藥也遠較中青年人為多;二是老人生理性衰老,全身器官多少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因而對藥物的代謝和效果也和中青年人不同。
就是因為這些特點,使老人的藥物不良反應及過敏等問題增多,這就促使老人的死亡率增高,不必要的藥費消耗增加。據國外統計,老人應用一些可能不合適的藥達到12%-40%。什么叫可能不合適的藥(PIMs)?就是老年人應用后可能出問題的藥,如一些安眠藥、安定藥、抗抑郁劑、麻醉劑、利尿藥、止痛藥、肌肉松弛劑等,甚至一些長效的降壓藥、降糖藥都在里面。這些藥因為衰老而致其作用及劑量等與中青年人不同。尤其在多重用藥的情況下,藥物發生交叉反應,問題就更多。多用PIMs就使住院率升高。意大利研究發現每人每年因多用PIMs而多耗費318歐元。這些PIMs雖不直接致死,但藥的不良反應或過敏間接與致死有關,數字可達死亡率的1/5到1/4。例如一大葉肺炎病人,在年輕人治療不成問題,在老人卻可因藥物過量或過敏致腎衰或其他反應而致死。
為什么衰老的生理改變影響到藥物呢?例如腎功能,人到50歲以后會逐步減退。這種輕度腎功能減退不一定反映在血肌酐上。因為老人肌肉萎縮,產生的肌酐就少,所以同一個肌酐數字在中青年人屬正常,在老人有可能代表輕度功能減退了。許多藥是從腎排泄的,排泄減少了就會使血中藥濃度升高,而增加了不良反應或過敏的可能性。藥物吸收后往往先到肝臟代謝,有時是經酶作用而代謝為水溶性物質而容易排出。肝功能及酶功能在衰老時都會輕度減退,因而加上上述的腎功能減退,都使藥物血中濃度較同樣劑量的中青年人為高。
例如近年一篇研究老人應用塞來昔布(商品名西樂葆)的報告。這是一個有效的抗炎藥,尤其對退行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而這是老人的常見病。但這藥的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出血及腎衰。研究者測同樣劑量的血藥濃度,老年人較中年人平均要高出40%-50%。而且老年婦女較老年男性更高,可能因女性體重輕。因此研究者認為劑量不能一刀切,老人應用中年人一半劑量。
這就是老人用藥特點的要點——對大部分用藥劑量應為中年人的一半或3/4。至于應減少多少要聽醫生意見。
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老人要減少不必要的用藥不要以為有不舒服就應該吃藥,有些經過調整生活方式就可以減輕癥狀。有些老人因某病而服藥,但這藥的不良反應他以為是另一種病,又找醫生開藥,如果這藥又有不良反應,又會去找醫生開藥,形成連環開藥。要知道藥越多,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機會就增多,產生新的問題。此外同一種藥各藥廠有其自己的商品名,要防止不同醫師開的不同商品名藥物,實際上卻是同一種通用名的藥物。重復用藥劑量當然太大。
■重視老人其他與用藥有關的問題例如記憶力、視力、關節活動等老年人都有減退,應作相應補救。如用筆記錄有關藥的要求,把每次要吃的藥先分別放好,不在同一藥瓶內放不同的藥,不在光線暗處取藥服藥,藥物勿放高處等。
■哪些藥要特別小心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書中列了40類,專業醫師可去參考。一般讀者可注意下列一些藥:
安眠藥、安定劑等這些作用于神經系統的藥因衰老使神經遞質減少,容易對老人產生不良反應,而且可致較長時間(第二天)困倦、走路不穩,易跌跤,如駕車也會像酒駕一樣出事。所以如一定要用,要減為半量。
止痛藥尤其是非甾體抗炎劑(NSAIDs),如消炎痛、止痛片及阿司匹林等。這些屬非處方藥,容易購買。可產生胃潰瘍、消化道出血等,更嚴重者是長期用藥可致腎功能減退。
一些長效藥因加上衰老影響,使作用更長更強。如長期用降壓藥后對老人易產生直立性低血壓,用優降糖等對老人產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血糖低而無癥狀)等。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組織召開
2025版《中國藥典》將于2025年10月..關于舉辦四川省藥品生產企業擬新任質量
各相關企業: 新修訂的《中華人..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召開第七
四川省醫藥保化品質量管理協會第七..“兩新聯萬家,黨建助振興”甘孜行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兩新工委、省市..學習傳達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專題會議
2025年4月22日,協會黨支部組織召..關于收取2025年度會費的通知
各會員單位: 在過去的一年里,..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
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